資源緊缺對於全球不再是一天兩天之事,目前世界各地正在對新能源產業建設加強重視,風能技術最初的產業發發展未能引起人們的足夠重視,從而使之發展較為緩慢。
在全球生態環境以及資源緊缺告急的雙重壓力之下,歐美等已開發國家率先發起了能源產業革命,當中,美國先後制定了風力發電裝備和氫能技術等發展路線圖。相對與已開發國家來說我國的新能源產業發展起步較為晚,國內正在加強進一步的能源發展戰略,如今發展風力發電也已成為我國能源戰略的一項重要內容。並且中國風機的製造能力目前已經能夠滿足國內市場,中國企業正在向國際市場拓展。
我國風電機組整機的製造商主要分為內資和外資兩大陣營。內資陣營中居於主要地位的企業有華銳、金風和東汽,這三大廠商新增裝機容量合計占市場整體近 60%的份額。外資陣營中,包括vestas、gamesa、ge、suzlon在內的四家企業僅占占中國風機新增裝機容量的10%。目前我國風電設備的國產化率已經從2004年的10%提高到了90%。在不到10年的時間裡,我國風電設備製造業已經實現了跨越式發展。
當然在發展的同時機遇跟挑戰必然是並存的,在激烈的行業競爭中,智慧財產權越來越被重視,企業也意識到其不僅是民事利器更是競爭中的工具,目前我國風電設備製造人才結構性相對來說比較緊缺,此類人才的培養教育工作勢在必行。了解更多(風力發電技術應用設備集成可行性研究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