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我國棉紡織行業進出口市場呈現出上游棉花棉紗進口需求持續旺盛、下游棉製紡織品出口乏力的態勢。1-9月,我國棉製紡織品出口額為186.4億美元,同比下降6.0%;而進口額同比增長24.9%,達到53.4億美元,保持較快增速。預計未來我國棉紡織品及下游棉製產品出口阻力仍然較大。
從前三季度棉紡織品價格走勢看,受國內外原料價格總體下行影響,後道棉紗線、棉織物價格均為負增長,尤其在出口貿易環境不佳的情況下,與上年相比,我國棉紡織品出口額同比下降十分明顯。而進口方面,在進口數量的強有力支撐下,我國棉紗線、棉織物進口額同比有不同程度的增長。
據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12-2016年中國棉花行業發展現狀及投資前景分析報告》數據顯示,今年1-10月我國累計進口棉花430.16萬噸,同比增長95.8%。目前,內外棉價差已經接近6000元/噸,巨大的差價導致了空前的棉花進口量。2011/2012棉花年度,我國累計進口棉花已達570.5萬噸,同比增長102%。
因棉花「倒掛」導致的進口額猛增還突出表現在棉紗線市場。前三季度,棉紗進口額增長迅猛,進口量逐月攀升。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以來我國累計進口棉紗線108.8萬噸,同比增長74%。
分析人士指出,造成國外紗線大量進入國內市場的根本原因,仍然是內外棉價差。進口棉紗線不受配額的限制,當國際棉價大大低於國內時,國外棉紗線在價格上具有絕對的優勢,為降低生產成本,增強產品市場競爭力,企業對進口棉紗線的需求越來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