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分析 房地產開發行業分析報告 內容詳情
新型城鎮化建設的產業聚集分析
 建設 2013-03-11 10:30:23

  據了解,推進適合中國國情的新型城鎮化,是新時期經濟增長的新動力,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必由之路。但在實際中,城鎮化也會遇到一些難題。主要包括三點: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後的安居樂業,城鎮化建設的可持續化,以及城鎮服務體系建設。與土地分離的農民,大多缺乏必要的技能,找不到固定的工作,沒有穩定的收入,也就不能實現真正的安居樂業,而且可能返貧。城鎮化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持續的資金投入。建設所需資金不可能長期依賴土地出讓金和財政補貼,關鍵在於培育城鎮自身的造血功能。以服務業為主的城鎮服務體系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人口聚集和經濟繁榮。缺乏獨特資源和實業支撐,服務產業難以發展。反過來,服務產業發展的不匹配,影響城鎮的投資環境,難以吸引各類生產力要素的聚集。

  這些因素會影響城鎮化的持續深入推進。在推進新型工業化的實踐中,在新型城鎮化建設中,產業集聚是新型城鎮化建設的關鍵。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以工促農、以城帶鄉、工農互惠、城鄉一體」就是要促進產業向城鎮集聚。

  成熟並且有較強帶動作用的產業落戶到城鎮,帶來了新觀念,帶來了人才,帶來了資金,帶來了技術,帶來了市場,從而實現「建設一個園區,集聚一批企業,形成一片城鎮,繁榮一方經濟」,能很好地化解城鎮化過程中面臨的三大問題。

  成熟產業進入城鎮,農民就業機會更多更穩定,和企業各得其所。農民進入城鎮,接受培訓成為產業工人,素質提升,收入穩定,生活成本低,安居樂業;企業用地成本低,用工實現本地化,就地招工、就地培訓,降低了人力成本,減少了人員的流動性,提高了員工穩定性。

  成熟產業進入城鎮,地方財政得到改善,使城鎮化建設具備了自我造血功能。有產業的反哺,城鎮化就會更有活力,更能持續。政府有了財力,就可以不斷完善基礎設施建設,不斷為城鎮居民提供均等的醫療、教育、養老、交通等公共服務,不斷地改善民生。

  成熟產業進入城鎮,與當地服務業相互支撐、相得益彰。有穩定消費能力的人的聚集和城鎮環境的改善,為第三產業繁榮提供了需求,城鎮功能配套會進一步完善,有利於促進產業持續健康發展,有利於吸納更多的農民就業。

  新型城鎮化符合廣大民眾的利益,受到國家高度重視。國家鼓勵企業進入城鎮,出台企業落戶城鎮的扶持和獎勵政策,以增強成熟企業進入城鎮的動力。國家及各級政府從區域經濟發展的角度,結合區域經濟布局、地域產業特色、城鎮區位優勢,對交通、能源、環保、城鎮建設等進行通盤的統籌規劃,確保新型城鎮化建設規劃的前瞻性。

熱門推薦

建設相關研究報告
關於我們 幫助中心 聯繫我們 法律聲明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895號
閩ICP備09008123號-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