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彎型鋼指用鋼板或帶鋼在冷狀態下彎曲成的各種斷面形狀的成品鋼材。在某些情況下,冷彎型鋼結構的用鋼量與相同條件下的鋼筋混凝土結構的用鋼量相當,是一種經濟斷面鋼材。近年來,冷彎成型行業發展迅速,已從鋼鐵深加工的一個小門類,發展成為鋼鐵深加工產品升級換代的重要階梯。工業和信息化部在2011年啟動了推進鋼鐵工業與下游產業合作計劃,要求加強行業之間、專業之間的橫向聯繫,特別是對國民經濟有重要影響的一些行業,譬如,鋼鐵與建築、鋼鐵與汽車、鋼鐵與家電、有色與IT等行業的聯繫與合作。
一、中國冷彎型鋼行業發展現狀
近十年來,我國冷彎型鋼產量的年增長速度接近30%。目前,我國冷彎型鋼生產企業集中分布在長三角、珠三角和環渤海地區。產品主要應用於公路建設、鋼結構、汽車製造、貨櫃、鐵道車輛、鋼模板與腳手架、橋樑、電器櫃、懸掛輸送機、電纜橋架、貨架、電梯導軌、龍骨鋼等方面,涵蓋了國民經濟95個行業的絕大多數。冷彎型鋼行業目前已經發展成為產值數千億元,從業人員百萬的國民經濟重要行業。
二、中國冷彎型鋼行業發展中的問題
1.品種少、產量低
2011年,我國粗鋼產量達7.5億噸,但冷彎型鋼產量占鋼產量的比例不足2%,而已開發國家冷彎型鋼占鋼產量的10%~20%。我國冷彎型鋼行業產品開發和市場開拓明顯不足,一些有潛力的應用領域還遠未被開發出來,如鋼結構、鋼板樁、輸電鐵塔等領域,且同質化傾向嚴重。據中國鋼鐵工業協會2008年度調查,用鋼量最集中的建築、機械、汽車、農用車、造船、鐵道、貨櫃7個相關產業在冷彎型鋼方面使用比例很低,應用水平不足已開發國家平均水平的20%。僅以鋼材用量占我國鋼產量56.1%的建築業為例分析,就可略見一斑。建築業中的鋼結構製造業,2010年時冷彎型鋼使用量約為156萬噸,占鋼結構用鋼總量的6%,與國際平均水平15%的比例都相差甚遠,更不要說美國70%的水平了。顯現出我國冷彎型鋼的產業基礎薄弱,與已開發國家相比存在著較大的差距,嚴重製約了冷彎型鋼行業的健康發展。
2.同質化嚴重,優質產品開發不足
我國冷彎型鋼產品品種很少,尚不能完全滿足市場需要。一旦某企業開發出某種產品且效益比較好,業內業外的部分企業就會一哄而上,進行同質化競爭,大打價格戰,拚命降低生產成本,從而大幅度降低了產品品質。而一些技術難度較大,要求高強度、高伸長率及綜合性能優異的產品則又缺乏研究開發的熱情。冷彎型鋼企業在資金、人才、技術、裝備等方面的弱勢,也決定了產品檔次。國內中小企業的冷彎型鋼產品主要是C型鋼、Z型鋼、方矩管、彩鋼瓦等低端建築型材,具有較高技術含量,為專業領域配套的高精度、高鋼級、高等級、超厚超薄,超大超小的冷彎型鋼產品,很多企業還不能製造。
3.冷彎型鋼標準嚴重匱乏
工業已開發國家都有著相對完整的冷彎型鋼產品標準。因為他們有著多年冷彎型鋼生產的歷史和經驗,又經歷了多次的修訂,其產品標準都比較完善,而且技術指標也比較先進。因為冷彎型鋼生產技術發展的不平衡,各國之間的標準水平也有差異。一般來說,英國的開口冷彎型鋼標準要求最為嚴格;德國的閉口(空心)冷彎型鋼標準技術水平最高;日本的冷彎型鋼標準品種分類較細。冷彎型鋼在我國應用領域很多,但產品標準、規範很不完善,標準數量嚴重匱乏,極大地制約了冷彎型鋼產品的生產和推廣應用。
4.冷彎型鋼專用鋼材的開發嚴重滯後
當前,原材料也存在很大的問題。例如,鋼材尺寸公差、頭尾公差大、鐮刀彎嚴重、材質不穩定,同一個鋼號不同廠生產性能不同,磷、硫雜質含量都遠遠高於國外。特別是專業化鋼種的開發還不能滿足用戶要求,例如,結構方矩管專用鋼中國沒有,而高強度、高塑性的細化晶粒鋼、純淨鋼,質量差距仍然存在。
5.基礎研究薄弱、自主創新能力不強
現階段,我國技術創新主要還處在吸收、模仿和集成階段,原始創新、自主創新的東西還很少。對基礎研究、工藝研究重視不夠。國產冷彎型鋼設備簡單,技術裝備落後,機組裝備不配套。現有的生產裝備難以生產高品質和有特殊要求的產品。冷彎型鋼與普通鋼結構相比還有很多特殊情況,例如,冷彎效應、板件的局部屈曲和超屈曲及材質要求等,因此,這類結構還有許多技術問題有待進一步深入研究。我國冷彎型鋼行業在技術裝備方面藉助了國外很多技術經驗,但沒有自己的品牌,沒有自己的科技創新,也沒有完整的產品體系。很多新技術成果尚在孵化階段,缺乏經驗,有待於完善和提高。
6.地域分布嚴重不均
長三角、珠三角、渤海灣3個沿海經濟區集中了中國冷彎型鋼生產企業的80%。全國32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中,有半數是空白,特別是京廣線以西,不少省、自治區、直轄市甚至連一台冷彎機組都沒有。東北是中國的老工業基地,也是中國焊管和冷彎型鋼的發源地之一,可是冷彎型鋼發展速度遠遠落後於沿海地區,為了建造鋼結構廠房,很多省市只能不遠千里到江蘇省、山東省、河北省去採購冷彎型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