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分析 工程機械行業分析報告 內容詳情
假冒偽劣產品行業現狀分析
 產品 2013-09-09 11:02:03

  從這個畢業季開始,中國人民大學的碩士畢業生都得到了一份特殊的禮物——紀念版防偽成績單,成績單上不僅有校徽水印和條形碼,複印時還會出現「COPY」(複製)字樣。目前,已經有多所北京高校的成績單均增加了防偽功能,以應對部分學生為出國留學、找工作,製造假成績單的現象。

  一、假冒偽劣產品產生的原因

  我國的市場體系目前仍處於初始階段,存在著不少疏漏,其中一些問題被不法分子所利用,造成了今天假冒偽劣產品橫行的現狀。假冒偽劣產品產生的成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1、假冒偽劣商品高額利潤的驅動

  無論是廠商、批發商,還是零售商,其生產經營的目的都在於追求利潤的最大化,而最低限度地降低成本是其途徑之一。假冒偽劣產品的生產成本極低,但其出售的價格卻能等同於所假冒的或真實的產品價格,利潤空間很大,高出正常產品利潤的幾倍甚至幾十倍。犯罪分子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置國家法律於不顧,甘願鋌而走險,大量地生產和銷售假冒偽劣產品。

  2、市場經濟轉型期的信息不對稱

  傳統計劃經濟,完全由政府統一調配資源,市場完全受政府的控制,不存在搜尋信息的問題,買者按照國家或上級的指令向相關的賣者購買產品,賣者提供符合國家標準的產品。而在市場經濟體制下,政府不再起主導作用,而是起一個輔助作用,買方和賣方必須通過市場達成協議,完成交易行為。在這種情況下,由於賣方明顯掌握著更多的產品信息,相比較來說處於強勢的地位。所以這就給賣方隱瞞信息,以次充好提供了客觀的便利條件。

  3、消費者的「虛榮買廉」及「自認倒霉」心理

  有些消費者雖然經濟能力有限,但由於強烈的虛榮攀比心理,因此知假買假,特別是買假名牌,這種情況在大學生當中尤為突出。這種虛榮貪圖名牌的購買行為給了假冒偽劣的生產及銷售以可乘之機,客觀上損害了真正的名牌產品生產企業的生產積極性,損害了真正名牌產品生產企業的利潤,破壞了市場經濟的正常運行。

  還有的消費者即使買到了假冒偽劣產品,一般也不去追究,更不習慣運用法律武器維護自身的正當權益,往往認為是自己運氣不好,頂多發發牢騷而已。也就是說,消費者的較低的辨假能力和淡薄的法律意識從客觀上助長了不法商販制假、售假的歪風邪氣,給了制售假冒偽劣者可乘之機。

  二、假冒偽劣倒逼防偽行業發展

  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3-2017年中國防偽行業發展前景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分析認為,在不斷打擊假冒偽劣商品的鬥爭中,我國防偽行業也得到了發展,防偽技術已從原來僅限於人民幣、證件等少數領域擴展到日用產品、智慧財產權保護等領域。越來越多的名優企業、智慧財產權的擁有者以及各類票據、證書、證券、文件、商品標識的制、發管理者紛紛採用防偽技術。

熱門推薦

產品相關研究報告
關於我們 幫助中心 聯繫我們 法律聲明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895號
閩ICP備09008123號-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