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報告大廳了解到,由於受部分地區棉花種植面積下降、單產預計減少的影響,今年籽棉收購價格呈現高開高走態勢。不過,由於國儲棉收購要求嚴格,以及紡織企業產品銷售不暢,再加上低廉進口棉的打壓,籽棉收購價格上漲空間並不大。
目前,內地和新疆棉花產區均已進入採摘後期和收購高峰期。受部分地區棉花種植面積下降、單產預計減少的影響,今年籽棉收購價格呈現高開高走態勢。不過,由於國儲棉收購要求嚴格,以及紡織企業產品銷售不暢,加上低廉進口棉的打壓,籽棉收購價格上漲空間並不大,棉花行業發展前景仍不樂觀。
「今年,自新產籽棉上市以來,新疆地區市場收購價格一路走高,這令很多棉企苦不堪言。」金石期貨棉花高級分析師於麗娟介紹,當前北疆地區籽棉收購價格已趨於穩定,40衣分籽棉收購價格在4.4—4.6元/斤,南疆地區平均收購價格則為4.75元/斤。
據介紹,早在9月初,德州地區棉花企業就已開秤收購,新產籽棉開秤收購價格在4.20元/斤左右,較去年同期上漲0.15元/斤左右。而今,收購價格已經攀升到4.3—4.4元/斤。
按照上述籽棉收購價格來推算,棉企把籽棉加工成皮棉再售給國儲庫,基本無利潤,部分生產成本較高的企業甚至還會虧損。是什麼原因導致今年全國,尤其是新疆地區,籽棉收購價格高企呢?
據於麗娟介紹,新疆籽棉收購價格高企的原因很多,主要原因是植棉成本增長較快和棉花單產出現下降。近幾年,國內拾花工人短缺現象越來越明顯,採摘的人工成本迅猛上升,這大幅提高了棉花的生產成本。與此同時,今年種植棉花投入的諸多費用也有不同程度的增長,如水費、土地承包費、肥料費用等。
此外,今年新疆部分地區棉花還出現了一定幅度的減產。棉花生長期,新疆各地氣溫高低不均,部分地區伴有缺水現象,這導致棉花單產下滑幅度較大。單產的下降使得棉農對籽棉收購價格存在較高期待,惜售心理也較嚴重。而軋花廠數量增加,尤其是內地很多企業,今年普遍在新疆開廠、包廠,又讓籽棉收購市場出現了「僧多粥少」的格局,軋花廠之間互相抬價直接造成了籽棉收購價格的持續走高。
德州市位於魯西北平原,是全國重點產棉區之一。據馬俊凱介紹,今年該市植棉面積為113萬畝,比去年減少20萬畝左右。7月中旬至8月上旬,當地雨水比較集中,低洼棉田出現積水,部分花蕾脫落,棉桃減少,底部個別棉桃變黑,對棉花產量形成不利影響,預計今年德州籽棉平均畝產在460斤,比正常年份減少10%。
根據對山東濱州、聊城、德州等棉花產區的走訪調研,受植棉面積減少、天氣條件較差等因素影響,今年山東省棉花產量將下降,再加上採摘期天氣轉好,棉花質量較好,棉農普遍存在惜賣心理,籽棉收購價格近期一度上漲到4.5元/斤。一方面籽棉價格上漲縮減了獲利空間,另一方面國儲棉收購嚴格、資金回籠慢加大了企業的資金壓力,軋花廠的利潤大幅下滑。
此外,當前紡織企業庫存充足,多數企業以使用進口棉為主,部分企業反映國家拋儲棉質量較差,原料成本壓力較大,部分棉紡廠增加了混紡紗的生產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