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市場上做智能視頻監控的廠家很多,這些廠家大致可以分為三類:一類是專業做智能視頻監控的廠家,這些廠家以國外廠家為主,如OV、ObjectVideo、IOimage等廠家;第二類是與國外廠家合作,技術源於國外廠家但做了改進的一些廠家,如卓揚、貝爾信等;第三類廠家是將常用的智能視頻監控的技術與自己的產品做整合的一些廠家,如威乾等。 智能監控技術主要包括幾個大類:對人、物的識別;對人、物運動軌跡的識別;對視頻環境影響的判斷和補償。
對人、物的識別
主要就是識別監控系統關心的內容,包括人臉識別、車牌號識別、車輛類型識別、船隻識別、紅綠燈識別等等。識別類的智能監控技術,最關鍵的要求就是識別的準確率。比方說車牌號識別,目前市場上做的好的,識別率在95%甚至98%以上,這樣就能夠較好地滿足道路監控類客戶的需求。如果識別率低於90%,就會對管理人員帶來很大的麻煩。識別類技術,常常應用於道路監控、金融銀行、航道管理等行業,主要是為客戶提供識別記錄和分級管理的依據。
對人、物運動軌跡的識別和處理
目前細分的很多,主要包括虛擬警戒線、虛擬警戒區域、智能跟蹤、人數統計、車流統計、物體出現和消失、人員突然奔跑、人員突然聚集等等。此類技術,除了數量統計外,一般是對某個過程進行判斷,一旦發現了異常情況,如有人進入警戒區域、廣場東北角有人迅速聚集等情況,就發出報警信息,提醒值班監控人員關注相應熱點區域。對於數量統計類技術,關鍵的技術點是發現異常情況,並對異常情況進行數量統計。所以要求統計數據的準確率,儘量降低誤差。運動軌跡識別處理類的技術,受實際監控應用場景影響非常大。此類技術的關鍵是能夠儘快發現異常,需要儘量避免遺漏,提高預報的準確率。目前此類功能主要應用於平安城市建設、商業監控等行業。
對視頻環境影響的判斷和補償
環境的影響主要包括雨、雪、大霧等惡劣天氣、夜間低照度情況、攝像頭遮擋或偏移、攝像頭抖動等等。智能監控技術能夠實現在惡劣視頻環境情況下實現較正常的監控功能。受環境影響視頻不清楚的時候,儘早發現畫面中的人,或者判斷攝像頭偏移的情況後發出報警。此類功能關鍵技術點是在各種應用場合下,均能夠較穩定地輸出智能分析的信息,儘量減少環境對視頻監控的影響。此類功能具備普遍的適應性,80%以上的監控點,都有增添此類功能的潛在需求。
技術所面臨的問題
智能監控技術沒有統一的標準
據採訪了解,目前我國的智能監控行業欠缺一個標準化的概念,各廠商對智能化的定義出入較大,有的廠家認為系統具備了智能化分析能力的產品就算是智能技術的應用,可能其他廠家則認為「某種智能監控技術」太過簡單,甚至根本稱不上智能化。例如,有些系統只是簡單地完成了一些運動檢測工作,並不能從根本上實現自動分析並提取有威脅信息的功能;而一些系統雖然可以滿足複雜的模式識別、目標跟蹤等功能,但是在多變的實際應用環境中的工作狀況卻並不理想,很多功能形同虛設。所以,行業內應該規定一個統一的標準,對智能化的概念做出明確的定義。這樣有利於產業的規範,也同時達到了教育客戶的目的,使用戶能夠更清楚地了解智能監控技術的應用。
智能監控技術的市場認知與需求定位還需一個過程
據廠家介紹,目前智能化攝像機推廣的最大難度在於這個市場所針對的用戶接受程度和產品是否能滿足他們的需求。目前,智能化攝像機技術在產品中所展現的功能與客戶的需求相差有一段距離,客戶往往過高地估計了智能化系統所能提供的便利功能;同時智能化攝像機技術的有效工作需要較高端的配套設備,甚至對設備的安裝也有嚴格的要求,而很多工程商在這方面仍處在學習的階段,這也同樣造成智能化攝像機推廣的難度。此外,產品的價格仍然十分昂貴,這就造成了用戶覺得自己的投入和得到的產品效果不成正比。
智能監控技術的準確率問題
智能監控技術的準確與否取決於視頻源的質量,目前高清監控沒有普及,視頻源的質量也就不能完全保證。智能技術開發需要過程智能視頻監控的技術開發是永無止境的,不同應用環境對智能監控技術的要求也就不同,新生的智能監控技術在與傳統的監控技術還有市場博弈的一個過程。
結束語
智能化、高清化、網絡化是視頻監控發展的必然趨勢,智能監控技術的出現正是智能化這一趨勢的直接體現。目前智能監控技術炙手可熱,但不同行業的個性化需求差異,對智能監控技術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每個行業客戶、甚至每一個項目的具體應用環境,對智能監控技術的要求都有著細微的差別。為了推廣這一技術來促進中國安防產業的升級和發展,達到多方共贏效果,需要將監控設備硬體供應商、智能視頻技術供應商、分銷商和經銷商和系統集成商所有這些參與者合理的組織起來,使他們能夠充分發揮各自的優勢,創造出能夠滿足最終用戶需求的全面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