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亞地區一直是全世界的面板產業的中心,過去一直是日韓在主導這個產業,此後台灣快馬趕上,成為重要的玩家,如今形式又有了大的改變,大陸成為了 TFT產業的重點地區,首次在面板行業扮演起重要的角色,但是這個角色的戲份能維持多久,就不太好預測,雖然目前各大廠商都是盈利不錯,但內地的面板企業依舊面臨巨大的挑戰,當有也有不錯的機遇。
勝敗難估計內地面板廠商的機遇與挑戰
由於發展的較晚,可以說內地的顯示行業,一直只能扮演亦步亦趨的角色,沒有自主創新的能力,比如當年當三星、LG都將注意力集中在液晶技術上,開始淘汰CRT顯示器技術,但是大陸當時還是CRT的天下,於是各大廠商紛紛發力CRT,最後落得一上市就落後,最後只能虧損,其實如今的狀況和當時頗有幾分相似,三星和LG都將注意力轉移到了OLED技術之上,台灣行業也是拼技術,於是大陸面板廠商扛起產量的任務。
大陸如今8.5代面板生產線正在布局,華星光電電視面板月產能約170萬片,今年全年產能約2000萬片,京東方約為1100萬片。根據統計,預計到2015年中國大陸8代線面板廠將高達8座,大陸面板廠產能大幅擴充,可以供給大陸的各大電商廠商以及顯示器廠商,大陸最大的優勢就是市場需要打,可以消化眾多的面板,並且中央也積極支持面板企業的發展,因此整個行業普遍認為,大陸面板企業的實力還是不能小覷的,但是這其中也有隱憂,上面已經提到了,就是技術如果始終無法突破,如果顯示行業的風向標一轉,液晶不再吃香,大陸面板廠商的日子就不好過了。
目前新的顯示技術風起雲湧,4K與OLED都發展迅速,尤其是4K面板,由於OLED的良品率始終不高,所以在3D功能已經難以吸引用戶的情況下,4K就成了唯一的殺手鐧,自然是都有生產4K面板的能力,台灣的面板企業是將在2014年全力拚4K,在電視以及顯示器的領域都是開始解析度的大戰,在4K的領域,可以說大陸面板廠商的也是緊跟時代,但是核心技術方面還是有短板。
基於上面的原因,內地面板廠商的面臨的有利因素有三個:第一就是韓日將重心放在OLED以及4K顯示技術之上,傳統TFT產業有了更多的空間,第二則是十二五期間,中國支持高新技術的發展,尤其是面板這種資金密集型的企業,得到了政府的權利支持,大環境非常的有利,第三因為內地的市場需求大,終端品牌也比較的多,即便向新技術過渡,液晶的「長尾效應」也能保證一個不錯的盈利效果。
因此內地面板廠商的機遇還是非常的不錯,此次顯示技術的轉變,和當初液晶代替的CRT的時代不同,因為液晶顯示的生命力更強,短時間內不會被OLED等技術完全擊敗,內地廠商扛起走量的任務,加上適當的技術更新,諸如節能、智能、3D以及4K等新元素,可以取得一個不錯的銷售業績,最大的挑戰就是如何再次同時,跟上領先者的技術優勢,這是擺在面板企業面前的一個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