羥甲戊二醯輔酶A(HMG-CoA)還原酶抑制劑類血脂調節藥,又稱「他汀類」降脂藥,是近年全球最為熱銷的類別,國外阿伐他汀、辛伐他汀、普伐他汀都是進入單品種銷售額前20位的領先
藥品。隨著人類疾病結構的改變,由高脂血症引發的疾病逐漸成為人類健康的勁敵,降血脂藥也成為醫藥市場最受關注的藥品。
年銷售總額超十億元
以往國內市場上的他汀類藥物價格較高,難以被大多數患者所承受,但這種情況已開始有所改觀,隨著國內醫藥界對治療血管病的看法逐漸與國際接軌,調脂療法受到更廣泛的關注。2004年9月,普伐他汀、辛伐他汀、洛伐他汀、氟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都進入了《國家基本醫療
保險藥品目錄》乙類目錄。根據中國藥學會醫藥科技發展研究中心的全國醫院用藥商情資料庫統計,2004年全國16城市典型醫院他汀類藥物的購藥金額為2.21億元,抽樣統計醫院的購藥金額占全國醫院總購藥金額推算額比例為20%左右,據此推測,2004年全國醫院他汀類藥物市場總額約為11億元。
全國醫院用藥商情資料庫統計顯示,全國16個城市典型醫院的他汀類藥物2003年購藥金額為1.62億元,比上年增長11%;2004年購藥金額為2.21億元,比上年增長36.4%。醫院市場的他汀類藥物共有6個品種,包括辛伐他汀、阿托伐他汀、普伐他汀、氟伐他汀、洛伐他汀和西立伐他汀,其中,辛伐他汀處於絕對領先地位,占69.2%的市場份額;排第二位的是阿托伐他汀,占11.9%的市場份額;以下依次是普伐他汀(11.3%)、氟伐他汀(6.8%)、洛伐他汀(約1%)。拜爾公司的西立伐他汀因藥物副作用問題,2003年撤出市場。
從近兩年全國16個主要用藥城市的400多家典型醫院他汀類藥物銷售情況可以看出,在3個主要品種中,普伐他汀的醫院購藥金額增長速度最快,2004年購藥金額為2,496萬元,與2003年相比,增幅達109.6%。辛伐他汀的購藥金額最大,為1.53億元,同比增幅為25.8%。洛伐他汀的醫院購藥金額為187萬元,同比減少了17.3%。
單品種銷量全線增長
辛伐他汀2003年的醫院購藥金額為1.22億元,比上年僅增長2.5%;2004年的購藥金額為1.53億元,比上年增長26.4%,占他汀類藥物市場的85%。辛伐他汀市場的領先企業是杭州默沙東製藥公司,2004年該公司產品醫院購藥金額為4,603萬元,比上年增長18.1%,占該市場的30.1%其次是浙江京新藥業股份公司,2004年公司產品的醫院購藥金額為1,293萬元,比上年增長43.2%,占該市場8.4%的份額;北京北大維信生物科技公司位居第三,2004年其生產的辛伐他汀的醫院購藥金額為1,179萬元,比上年增長8.1%,占該市場的7.7%;第四是廣東廣州南新製藥,2004年其產品醫院購藥金額為602萬元,比上年增長244%,占辛伐他汀市場的3.9%。上述四企業共占有辛伐他汀醫院市場50.1%的份額。此外,浙江新昌第二製藥廠等20餘家企業的產品的醫院購藥金額很少,市場份額均少於2%。
阿托伐他汀2003年的醫院購藥金額為1,548萬元,比上年增長96.5%;2004年為2,625萬元,比上年增長69.6%,占他汀類藥物市場的11.9%。
阿托伐他汀醫院購藥金額領先的是遼寧大連輝瑞製藥的產品,2004年為2,161萬元,比上年增長173%,占該類產品82.3%的市場份額;其次是北京紅惠
生物製藥的產品,2004年為461萬元,比上年增長24.9%,占該市場的17.6%;北京長江脈醫藥科技公司的阿托伐他汀2004年的醫院購藥金額很少,僅占0.12%的市場份額。
氟伐他汀2003年的醫院購藥金額為1,077萬元,比上年增長52.8%;2004年為1,506萬元,比上年增長39.8%,占他汀類藥物市場的11.9%。北京諾華製藥在氟伐他汀市場的領先地位突出,2004年其產品醫院購藥金額為1,482萬元,比上年增長85.7%,占該市場98.4%的份額;其次是山東齊魯製藥公司,2004年其生產的氟伐他汀的醫院購藥金額僅占該市場的1.6%。
普伐他汀2003年醫院購藥金額為1,191萬元,比上年增長31.9%;2004年為2,496萬元,比上年增長109.6%,占他汀類藥物市場的15.7%。
購藥金額處於絕對領先地位的是中美上海施貴寶公司的產品,2004年為1,638萬元,比上年增長85.7%,占普伐他汀市場65.6%的份額;以下依次是日本三共株式會社(2004年為458萬元,比上年增長23.8%,占普伐他汀市場的18.3%)和上海三共製藥公司(2004年為399萬元,占該市場的16%),上述3家企業的產品共占普伐他汀市場99.9%的份額。北京諾華的產品2004年醫院購藥金額很少,北京雙鶴和廣州南新製藥的產品僅在2003年實現了少量醫院購藥金額,2002年和2004年的醫院購金額為零。
洛伐他汀2003年醫院購藥金額為226萬元,比上年增長51.8%;2004年為187萬元,比上年減少17.3%,占他汀類藥物市場的15.7%。醫院購藥金額領先的是江蘇揚子江藥業,2004年其生產的洛伐他汀的醫院購藥金額為100萬元,比上年增長49.3%,占洛伐他汀市場的53.6%;第二位是北京
生物化學製藥的產品,2004年為73萬元,比上年減少45.5%,占洛伐他汀市場的38.9%;重慶大新藥業和重慶藤澤製藥生產的洛伐他汀2004年的購藥金額約為4萬元,僅占該藥物市場的2%左右;上海通用藥業等10餘家企業的產品所獲市場份額均少於1%。
從以上資料和數據中不難發現,國內他汀類藥物市場的主角是辛伐他汀,生產企業多達20餘家,前4位企業的產品共占有50.1%的市場份額;普伐他汀國內市場的集中度很高,前3家「三資」企業占有99.9%市場份額。應當說,他汀類降血脂藥物市場現狀對後入市者是極大的考驗和挑戰。
他汀類降脂藥物:全球銷量冠軍品種介紹
自1987年首個他汀類藥物問世以來,國外已經上市的他汀類藥物至少有8種,包括洛伐他汀(lovastatin)、普伐他汀(pravastatin)、辛伐他汀(simvas-tatin)、氟伐他汀(fluvastatin)、阿托伐他汀(atorvastatin)、西立伐他汀(cerivastatin)、貝伐他汀(bervas鄄tatin)及尼伐他汀(niavastatin)。此外,每年處於研究階段和即將上市的他汀類藥物約有十幾種,如ZD540、ZD4522在臨床前期的研究中即顯示了巨大降脂潛力。
上世紀90年代以來,他汀類藥物的年銷售額都以20%的年平均增長率高速增長。上世紀90年代中期以後,每年都有3種他汀類藥物進入世界十大最暢銷的治療心血管藥物行列。
2002年,輝瑞公司的阿托伐他汀(立普妥)以年銷售額79.7億美元占據了全球他汀類降脂藥物市場42%的份額,並與最強的競爭對手默克公司的舒降之(Zocor,辛伐他汀)一起,雙雙躋身全球藥物市場十大銷售明星榜,分列第一、第二位。2004年輝瑞公司的阿托伐他汀(立普妥)在全球的銷售額達106.8億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8%,是全球銷售額最大的暢銷藥物;排在第二位的是默克公的舒降之(Zocor,辛伐他汀),銷售額達52億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長4%;百時美施貴寶(Bristol-yersSquibb)公司的普伐他汀(pravastatin,普拉固,Pravachol)排第16位,銷售額達28.3億美元,比上年同期減少4%。因產品專利即將到期,百時美施貴寶公司正試圖向美國FDA提交申請,將20毫克規格的本品轉為非處方藥(OTC)銷售。如獲批准,拜耳(Bayer)公司將全權負責該產品在美國的銷售。
國外他汀類藥物市場銷售一直保持強勁增長勢頭,2004年輝瑞公司的阿托伐他汀(立普妥)、默克公司的辛伐他汀(舒降之)和百時美施貴寶公司的普伐他汀(普拉固),在全球銷售額暢銷藥物排序中分別排在第一、第二和第十六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