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宇博智業市場研究中心的2011-2016年魚翅業務行業深度評估及投資可行性研究報告稱,中國魚翅市場的現狀是量價齊跌。
報告收納了中國香港地區的魚翅進口情況;北京、上海、廣州和成都消費者民意調查;廣州魚翅供應商和貿易商調查等。
報告稱,根據貿易數據,過去兩年,香港地區的魚翅進口量下降了近一半(48%);中國廣州的魚翅供應商則報告稱,過去兩年銷量下降82%,價格也隨之下跌——零售價下跌47%,批發價下跌57%;對中國消費者的在線調查表明,85%的人表示他們過去3年以來已不再消費魚翅菜品,另有28.2%的受訪者稱,政府的宴會禁令也是原因之一。同時,在世界三大魚翅出口國之一的印度尼西亞,自2007年以來從漁民手中收購魚翅價格已經下跌了80%。
報告引述一位廣州批發商的話,「魚翅是一門垂死的生意」。這句話的背後是魚翅銷量萎縮和價格下跌——零售商對中型鯊魚鰭的要價一度高達每公斤642美元,而現在只有一半的價格。
在這個主題為「我與魚翅說再見」的發布會上,野生救援協會協會創始人及理事長奈彼德說:「這份報告提出了強有力的證據,表明越來越多的公眾對魚翅消費的危害以及鯊魚保護的重要性有了深刻了解和認識,因此加入拒絕食用的行列。這是一個重大進步,我們將持續為此努力,引導公眾抵制對瀕危物種的消費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