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分析 行業分析報告 內容詳情
2015我國眾籌服務行業發展現狀與展望分析
 眾籌 2015-12-15 17:09:49

  現代眾籌指通過網際網路方式發布籌款項目並募集資金。相對於傳統的融資方式,眾籌更為開放,能否獲得資金也不再是由項目的商業價值作為唯一標準。而對於服務行業,眾籌的話,又將有哪些發展與展望呢?具體詳情,請詳見下文。

2015我國眾籌服務行業發展現狀與展望分析

  2015我國眾籌服務行業發展現狀與展望分析

  2014年以來至2015年上半年眾籌行業籌資規模急劇擴大;2014年,產品眾籌平台和股權眾籌平台的成交額超過之前歷年總和的5倍,接近20億元;2015年上半年,眾籌行業的成交額又超過2014年的兩倍,全年有望達到百億元人民幣的規模。

  2014始迎來高速發展

  2011年7月國內第一家眾籌平台點名時間上線,標誌著我國產品眾籌行業的開端。隨後一系列大平台上線代表了國內眾籌的重要節點,2011年9月,追夢網在上海上線。2012年3月,淘夢網上線運營,這是國內較早的垂直類產品眾籌平台,主要面向微電影領域。2013年12月,淘寶的眾籌平台成立,意味著電商巨頭開始挺進產品眾籌行業;2014年7月,京東眾籌上線;2015年4月,蘇寧眾籌上線;電商巨頭在產品眾籌領域的布局逐漸清晰。

  《眾籌服務行業年度報告2015》統計,截至2015年6月30日,國內累計上線的網際網路眾籌平台共有198家,產品眾籌平台142家,正常運營的有97家。至少35家已經倒閉或無運營跡象,11家發生業務轉型。據零壹研究院統計,142家產品眾籌平台累計上線項目約4萬個,成功1.4萬個,累計成功籌資額達到11億元。

  與此同時,各路資本也開始加緊布局,公開數據顯示目前至少有19家眾籌平台獲得融資,整體規模在4億元人民幣左右。這些融資大都發生在2014~2015年,以種子/天使輪投資為主,整體而言,股權眾籌平台獲得融資較多,金額一般在千萬元人民幣以上。

  眾籌行業幾大形態已確定

  產品眾籌與股權眾籌的眾籌行業顯現出幾大明確走勢。這些走勢包括監管思路逐漸明朗、平台數量快速增加、項目多元化、投資人大量增加。

  2015年股權眾籌的監管思路正在逐步明確,行業趨向規範發展。《私募股權眾籌融資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出台;證券法修訂草案中「證券經營機構或者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認可的其他機構以網際網路等眾籌方式公開發行證券」的建議也為公募股權眾籌在國內的發展預留了創新空間。這些法規、政策將規範股權眾籌平台的權利和義務,避免無序競爭,提升行業的整體穩健度。

  在機構數量方面,機構數量快速增加,籌資規模急劇擴。2014年,產品眾籌平台和股權眾籌平台的成交額超過之前歷年總和的5倍,邁上十億元人民幣的台階;2015年上半年,眾籌行業的成交額又超過2014年的兩倍,全年有望達到百億元人民幣的規模。另一方面,產品眾籌平台也正在積極探索新模式。其表現是,綜合類產品眾籌平台正探索新生活方式的入口,從總體上控制項目的「調性」,使得其運營的項目表現出明顯特質,從而吸引喜愛這類特質的投資人群,重參與、重品味、重樂趣,而非單純注重回報。垂直類眾籌平台向產業鏈整合發展,重點不僅僅在於為項目提供資金,而是以平台為依託,提供人才、渠道、管理等多方面的支持,其目的是成為依託網絡的產業資源整合平台。

  在投資人培育方面,股權眾籌平台正致力於培育、積累新型融資者和投資者,培育新型投資人,做好投資人教育和關係管理,增加投資人對平台的認可度。

  從數據上看,2015年上半年,我國股權眾籌融資已經超過35億,擬籌資金額超過110億元,預計2015年全年的融資額度在80億~100億元之間。2015年上半年,產品眾籌的融資額約為8億,預計全年接近20億。二者合計,將是2014年的5倍以上。在「萬眾創業」的氛圍鼓勵下,相較於我國中小微企業巨大的融資缺口,網際網路眾籌市場仍存在廣袤的發展空間,行業仍將延續暴發性增長態勢。

  公募股權眾籌試點引發新一輪投資潮

  《眾籌服務行業年度報告2015》在對過去一年眾籌行業數據梳理後,尤其是針對股權眾籌行業的未來發展,形成了幾大趨勢預測,包括以下五大方面。

  平台和風投機構的合作更加密切。目前,國內的股權眾籌平台和傳統風投機構並不存在非此即彼的競爭關係,二者共同致力於股權投資市場的擴大。未來,眾籌平台會更多地與傳統風投機構進行合作,幫助項目方對接風投機構;風投機構也可以為平台推薦項目,成為項目的領投人。二者的合作將在一定程度上解決股權眾籌平台優質項目稀缺、領投人不專業以及眾籌融資項目的後續成長性問題。

  平台社群化、系統化、生態化趨勢明顯。目前股權眾籌平台在軟體產品層面大多只提供項目展示、預約和支付等簡單功能,交流頻次更高的溝通、宣傳、定價、管理等重要功能尚未成型。未來,平台將針對投融資溝通、信息披露、盡職調研、路演宣傳、決策管理等諸多環節設計不同的系統模塊,使得平台上的各項操作更加完整、便捷,服務更加系統,投資者、融資者形成緊密社群,密切聯繫創業輔導、孵化、招聘等資源,產生以股權眾籌平台為中心的創業生態。

  部分撮合型平台將向管理型平台轉型。撮合型平台主要負責撮合投融資雙方,考核指標在於成交量,營收依賴於撮合手續費。管理型平台側重項目管理,考核指標在項目於投資收益,其核心競爭力是項目識別和管理能力。部分成功的撮合型平台在運營過程中必然逐漸積累起項目篩選和評估能力,從而不滿足於手續費收入,逐漸走向直接項目投資或服務費、管理費營收模式。

  傳統投資機構將嘗試通過眾籌實現網際網路轉型。在國內眾籌行業興起之前,一些PE、VC機構就開始考慮自身組織、業務的網際網路化問題。目前部分傳統投資機構已經開始藉助眾籌實現網際網路轉型,其主要思路在於利用眾籌平台連接傳統投資機構的投資經理和項目,為前者匹配相關的資金、管理等資源,幫助投資經理更好地進行項目甄別與管理,並提升其投資回報分成。未來,部分網際網路非公開融資平台有演變成新型網絡化、專業化、開放性投資機構的可能性。更多眾籌行業最新相關資訊,請查閱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15-2020年中國眾籌行業發展前景分析及發展策略研究報告》。

  公募股權眾籌試點引發新一輪投資潮。公募牌照的發放將吸引普通大眾進入股權投資行業,除持續吸引科技創新類公司,還將大大激發大眾消費類機構的參與願望,影視文化、實體店鋪、線下教育等收益穩定、明確的行業將更多的通過股權眾籌進行融資。公募股權眾籌的宣傳和示範效應可能引發新一輪的股權投資熱潮,尤其是在股票市場不振、傳統融資遇冷的背景下,優質項目流入股權眾籌領域的可能性提高,大量普通投資人、行業投資人攜帶新資金進入,將為該領域導入新鮮血液,促進初創企業股權融資市場的繁榮。

熱門推薦

相關資訊

更多

免費報告

更多
眾籌相關研究報告
關於我們 幫助中心 聯繫我們 法律聲明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895號
閩ICP備09008123號-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