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外牆保溫節能行業,在我國只有三十年多的發展歷程,此前,由於相關部門不積極,房產商對建築節能意識淡化,市場一直不溫不火,真正從事外牆保溫節能的企業也不多。而現在,國家政策的支持,市場的需求,促使更多企業和投資者開始關注建築外牆保溫這個行業。目前我國建築保溫材料行業正進入快速發展階段。下面是2016年我國保溫材料行業現狀分析:
1、政策導向逐漸明晰
我國有關建築保溫材料的發展政策逐步明晰,為行業健康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
在2010年上海「11·15」重大火災事故發生後,公安部發布65號文,強制要求民用建築外保溫材料必須採用燃燒性能為A級的材料,使有機保溫材料(有機材料基本都屬B級)市場需求陷入危機,而以無機材料為主的A級材料在使用過程中也存在諸多問題無法滿足行業需求。
2、監管層面有待加強
未來國家相關部門應加大對建築節能材料的監管力度,確保建築工程承包商使用具有防火安全性能的節能保溫材料,將符合標準的保溫材料請進來,把不符合標準的拒之門外。
3、產品結構不合理,集中於中低端產品
我國新型保溫建材企業的競爭集中在中低端產品上,技術含量較高的產品比較少,高端領域競爭並不激烈。
4、行業市場集中度低,市場競爭無序
新型保溫建材項目投資少,見效快,生產工藝比較簡單,在我國牆體材料革新與建築節能以及住宅產業化等形勢推動下,各行各業競相投資,眾多項目同時建設投產,重複建設造成短時期內部分新型保溫建材生產能力的迅速擴大。由於市場開拓沒有跟上,導致企業間競爭激烈,生產開工不足,出現了價格戰,使全行業的經濟效益明顯滑坡,有的企業甚至被迫關停。而對於目前利潤率較高的牆體內外保溫板等建材品種生產、銷售中,生產企業存在著急功近利的短視行為,形成劣質產品衝擊市場的局面,為給行業的發展埋下了隱患。更多相關保溫材料行業發展現狀請查閱由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保溫材料行業市場調查分析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