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4日,《成渝城市群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根據《規劃》,未來成渝城市群將通過穿梭在區域內的城際交通,在核心城市與周邊城市、核心城市與核心城市之間,構建一小時出行圈。成渝城市群之間將崛起一批百萬級以上的區域中心城市。
關鍵詞 範圍
橫跨川渝18.5萬平方公里
涉及四川15個市
《規劃》顯示,成渝城市群的具體範圍包括重慶市的渝中、萬州、黔江、涪陵、大渡口、江北、沙坪壩、九龍坡、南岸、北碚、綦江、大足、渝北、巴南、長壽、江津、合川、永川、南川、潼南、銅梁、榮昌、璧山、梁平、豐都、墊江、忠縣等27個區(縣)以及開縣、雲陽的部分地區,四川省的成都、自貢、瀘州、德陽、綿陽(除北川縣、平武縣)、遂寧、內江、樂山、南充、眉山、宜賓、廣安、達州(除萬源市)、雅安(除天全縣、寶興縣)、資陽等15個市,總面積18.5萬平方公里,2014年常住人口9094萬人,地區生產總值3.76萬億元,分別占全國的1.92%、6.65%和5.49%。規劃期為2016-2020年,遠期展望到2030年。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上述區域也是川渝兩地經濟活力最強,發展潛力最大的地區。
「一軸兩帶、雙核三區」打造7大區域中心城市
《規劃》提出,構建「一軸兩帶、雙核三區」空間發展格局,重點建設成渝發展主軸、沿長江和成德綿樂城市帶,促進川南、南遂廣、達萬城鎮密集區加快發展,進一步提高空間利用效率。
在區域中心城市發展上,把萬州打造為渝東北區域中心、長江經濟帶重要節點城市;把黔江打造為渝東南區域中心、武陵山區重要經濟中心;把綿陽、樂山打造為成都平原區域中心城市、寶成—成昆發展軸帶向北和向南輻射的空間節點;把南充打造為川東北區域中心城市,帶動川東北城鄉均衡發展;把瀘州、宜賓打造為川南的區域中心城市,帶動川南丘陵地區和長江經濟帶沿線城鎮發展。
關鍵詞 產業
打造34個千億產業園鼓勵農民工返鄉創業
城市群發展,離不開產業支撐。《規劃》提出,成渝城市群將重點布局優勢產業集群,做好產業轉移承接,共建產業園區。在支持重點園區發展上,控制園區數量、提升園區質量,做大做強國家級和省級經濟開發區、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綜合保稅區、出口加工區等重點園區,建設一批產值千億百億級園區。
根據《規劃》,包括成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成都經開區、四川雙流經開區、德陽經開區、綿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四川內江高新技術產業園等在內,成渝城市群計劃打造的產值千億園區多達34個。
以四川納入國家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區為契機,《規劃》提出,將推動建設一批軍民融合創新孵化中心、眾創空間。調動農民工返鄉創業積極性,因地制宜建設一批返鄉創業園,建設中西部農民工返鄉創業示範區。
李勇表示,重慶跟四川有一個共識,在產業發展上實現分工協作,培育優勢產業集群。以兩地共有的汽車、信息製造業等為例,必須錯位競爭。涉及雙方產業的未來五年規劃,要共同參與編制。
關鍵詞
打造一小時城際交通圈 新建成都新機場和樂山機場
《規劃》提出,優先建設城際交通網絡,建設以高速鐵路、城際鐵路、高速公路為骨幹的城際交通網絡,打造核心城市間、核心城市與周邊城市間、相鄰城市間力爭1小時通達的交通圈。共同加快建設蘭渝鐵路、成渝高速鐵路。規劃重慶至達州、達州至開縣至萬州等城際鐵路。加快成安渝高速、重慶至廣安至巴中高速公路建設。有序推進瀘州、宜賓、涪陵、萬州和樂山、南充、江津、合川重點港(港區)建設。強化成都和重慶航空樞紐功能,新建成都新機場和樂山機場,擴建重慶江北國際機場和萬州機場。
構建便捷暢通的對外交通通道。加快推進「一江兩翼」國際通道建設,依託長江黃金水道和沿江鐵路,完善向東出海的川渝漢滬通道;依託蘭渝、寶成、西康至襄渝、蘭新等鐵路,打造內陸地區連接絲綢之路經濟帶的通道;依託成昆鐵路和渝昆鐵路,構建向南開放的川渝滇至東南亞陸上通道。加快成貴、成西、鄭萬、蘭渝、成昆擴能等鐵路建設,研究建設重慶至西安鐵路,完善連接毗鄰黔中、滇中、長江中游、關中至天水、蘭州至西寧等區域的五大國內通道。
更多產業規劃資料,更多園區規劃案例、資訊等,可以點擊查閱下文園區規劃官網詳情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