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分析 工程機械行業分析報告 內容詳情
2016年我國重機行業現狀分析:增速繼續大幅下降
 重機 2016-06-01 14:20:39

  2015年重型機械行業經濟運行艱難,全年累計主營業務收入的增速下滑明顯,全年增速近乎零點,行業企業努力應對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市場需求不足的挑戰和考驗,運行總體處於持平態勢。預計2016年全年運行仍然呈現下滑趨勢,主營業務收入增長速度在-5%到-7%左右,14年來首次為負增長,利潤總額也隨之下降。」具體我們看一看,以下是2016年我國重機行業現狀分析:

2016年我國重機行業現狀分析:增速繼續大幅下降

  增速繼續大幅下降

  他指出,2016年,國家相繼出台的各項政策和精準調控等利好因素正在逐漸顯現,但是鋼鐵、煤炭去產能力度加大,市場需求進一步收窄,這對於生產冶金礦山機械占比例較大的企業造成很大影響,物料搬運機械企業也受到波及;富裕產能還會進一步增加,行業洗牌還在繼續……

  據統計,2015年重機行業主營業務收入1.23萬億元,同比增長0.61%,較上年下降7.17個百分點,低於當年年初5%~7%的預期;2015年經營指標(主營收入)與「十二五」行業規劃中的指標基本吻合。全行業利潤率6.25%,接近2013年的水平;虧損面15.03%;應收帳款同比增長 2.50%;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805.62億元,同比下降4.40%,連續4年兩位數下降;機械產品產量2301.2萬噸,與上年持平。

  對外貿易中,出口額178.57億美元,同比下降2.41%,進入了負增長;進口額60.1億美元,同比下降5.93%,回到負增長。進出口順差118.5億美元,同比下降0.52%,增速持續下降。

  虧損面擴大行業洗牌加劇

  2015年,重機行業經濟運行主要呈現以下四個特點:

  一是主營收入增速繼續大幅下降,效益尚保持略有上升。自2012以來,重型機械行業由20%~30%的高速增長開始大幅下降,到2015年為 0.61%,每年降速在大約7個百分點左右。從經濟效益指標看,行業保持了一定的利潤率,應收帳款也有一定的收斂。企業在過難關、保增值、自我調整方面,做出了很大的努力。

  二是研製出一批重大技術裝備和升級換代的新產品。如:上海振華重工研製成功世界首套第四代自動化貨櫃無人裝卸碼頭成套設備;大連華銳重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為國家重點科研設施、世界直徑最大的、單口徑500米射電望遠鏡研製了全球首台「饋源艙索驅動系統」。中信重工研製的 200~250噸/時立式攪拌磨與傳統的臥式球磨機相比,節能效果提升30%~50%,已經發往智力國家銅礦,實現自行研製和「走出去」雙重突破。

  此外,獲得2015年度機械工業科技進步獎一等獎的有《6400噸液壓複式起重機研製》、《大型礦用磨機的研製及應用》、《帶鋼冷軋機集成化智能型板形測控系統》、《巨型重載鍛造操作機研製與應用》、《礦山複雜地形長距離大運力帶式輸送系統關鍵技術及產業化》五項。「這充分顯示出了行業力爭上遊、技術創新的實力。」

  三是「走出去」穩步推進。中信重工、中國重機公司、大連重工·起重、上海振華重工、北方重工、太原重工、自貢運輸機、江蘇通潤、浙江雙鳥等一大批企業,穩步推進成套設備項目和大宗產品出口。但是,也出現了一些出口產品質量把關不嚴,現場修復量大,為鞏固「走出去」成果埋下隱患。重型機械「走出去」成在質量,敗也在質量。

  四是行業企業洗牌加劇。行業七大重機廠中,4家虧損,較2014年增加一家。國機集團在有關方面支持下,對二重的債務進行了資產重組;長垣起重機生產集聚區一批橋門式起重機整機企業停產、半停產的局面沒有出現轉機;個別昔日的骨幹企業被淘汰出局;還有一些企業主動放棄老行當,跨界轉行。而柳工、徐工這樣的知名企業通過調整產品機構,也做起了礦山機械中的破碎、篩分等產品。

  開啟二次創業轉型升級年

  談到對2016年重機行業經濟運行形勢的看法時,李鏡指出,我國全面進入實現小康社會的攻堅階段,《中國製造2025》戰略規劃提出,我國製造業進入 「由大變強、兩化融合」的時期,中央提出的「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理念貫穿「十三五」規劃。新常態把重型機械引入到了新的發展階段。

  他表示,經過建國以來66年的努力,我國重機行業生產規模從1949年3億元總產值、5.8億元主營業務收入,發展到2015年總產值1.21萬億元,主營業務收入為1.23萬億元;總資產年均增長15.1%,主營收入年均增長13.8%,實現了行業的「多、快」。「規模大了,但是總資產利用率卻只有解放初的一半。有的業內資深人士深刻指出,今後重型機械行業要轉向實現『好、省』而努力,因此,『十三五』是行業二次創業的轉折期,也是新常態下夯實基礎、自主創新、提質增效、轉型升級發展的元年。」

  李鏡指出,2016年行業市場面臨著增量和存量需求均成萎縮態勢。一是國家啟動化解鋼鐵、煤炭、水泥產能措施,明文提出不建新項目,因此增量需求只限於一些結構調整而需要增加的項目。二是這些行業的存量中,進行生產裝備更新的速度放緩。重機行業應收帳款、競相壓價等不良因素主要集中在這些行業。

  他同時指出,部分重機產品產能還存在進一步加大的可能。一是鋼鐵等行業化解過剩產能後,機械行業是承接轉業企業、人員的主要行業之一,而首當其衝的是重機行業,包括生產製造和維修服務等領域。二是由於市場需求下降,一些業外機械和非機械企業尋找生存出路,繼續擴大重機產品中的產能,導致行業經營形勢雪上加霜。

  此外,財務狀況還在惡化。主要是應收帳款追索難度加大,被處理的「殭屍企業」、被化解產能的項目所訂購的設備和款項成為「殭屍產品」和無頭債。去年行業的利潤中很大一部分是鋼鐵等原料價格大幅下降產生的,今年這種獲利的空間幾乎沒有,同時要有原材料價格不降反升的應對措施。市場需求過少,無底價招標壓價、賒買設備成為用戶的撒手鐧,正在摧殘著行業,更在扼殺著行業創新的投入。

  行業發展有利好的環境

  「今年對行業發展也有利好的環境。」李鏡著重指出:

  一是行業洗牌給優勢企業擴充了經營的空間,一些需求逐步向有品牌、做優質產品、注重研發能力建設的企業集聚。

  二是向製造+服務業轉型快的,有實力軟硬體一起買的、引入金融合作資本的,或者是開展新的商業模式成功的企業,市場迴旋加大。

  三是去年國家出台的精準調控政策效應正在逐漸顯現,降息降准、讓稅減費帶來的利好因素,企業逐漸適應和利用。

  四是在環保、價格、化解產能的壓力下,我們用戶追求生存、增加後勁的意願同樣強烈,對設備更新、改造同樣迫切,雖然需求市場趨緩,但不是沒有,特別是會給用戶帶來節能減排效益的產品,引來用戶技術改造的願望。

  五是如果我們把原來關注鋼鐵、有色、水泥、煤炭、電力等老用戶的注意力,稍微放開一下,就有可能發現我們的產品只要稍加改進,就有進入新的服務領域機會。比如破磨設備通過完善改進,進入固體垃圾處理、人工砂石生產領域;重型鍛壓設備通過完善改進,進入固體垃圾處理、人工砂石生產領域;重型鍛壓設備進入交通車輛、管線製備領域等。

  六是國家「走出去」戰略和亞投行的成立,正在改善出口外部環境。近期,不乏聽到一些企業得到大訂單的消息。

  為此,李鏡建議:一方面,企業制定今年工業產值、主營收入等主要指標,不追求過多的增長速度,但是要保利潤,虧損企業虧損額儘量不要再擴大。會員企業不再接賠本的訂單,在「好」做功夫。另一方面,報價要考慮鋼材價格變化對成本的衝擊;考慮低價格對企業造成的短期和長期的負面影響;吸取某些企業教訓,千萬不要借高利貸經營企業。對存放廠內的「殭屍產品」果斷地進行處置,減少無貢獻貸款利息的支出。在「省」上下功夫。

  他最後建議,目前行業雖然還處在運行規律的下行時期,從長遠看,企業仍然按照既定的發展規劃,梳理「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著力引入新技術改造傳統工藝和產品,提高研究設計、工藝技術、管理經營等方面的軟實力,提高產品性能、質量等方面的硬實力,使得企業穩中求進,最終實現行業結構調整,企業轉型升級。更多相關行業分析請查閱由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16-2021年中國起重機生產線行業發展分析及投資潛力研究報告》

熱門推薦

Content not fonud



Content not found

内容未找到,麻烦您再找找

關於我們 幫助中心 聯繫我們 法律聲明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895號
閩ICP備09008123號-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