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午間消息,市場調研公司Strategy Analytics 發布關於可穿戴設備市場的預測報告。據預測,2016年全球可穿戴設備批發銷售收入預計將增長31%,智能手錶占最大營收份額,健康手環將占最大出貨量份額,但其平均銷售價格將會被小米產品和亞洲其它超低價產品所抑制。
Strategy Analytics稱,市場受智能手錶驅動,2022年可穿戴設備的整體批發銷售收入將達到450億美元。屆時,儘管智能手錶價格會下滑,而智能眼鏡因更多低調設計的推出帶來不斷上升的市場影響力,智能手錶仍將會占可穿戴設備出貨量以及營收份額的五成以上。
Strategy Analytics的分析師Steven Waltzer表示, 2016年,智能手錶營收將占全球可穿戴設備總營收的62%,並將在2017年達到頂峰。這是由於智能眼鏡、智能服裝以及智能首飾將開始發力。對於智能手錶來說,能運行第三方應用程式是設備「智能」的核心,應用程式開發者的生態系統至關重要。智能手錶中端(100-499美元平均批發銷售價格)設備占銷售主導,並將在2016年占智能手錶總出貨量的80%,以及總營收的51%。
同時,Strategy Analytics預計,隨著價格更加親民的開放OS智能手錶蠶食該細分市場,健身/健康/運動智能手環將會在2022年猛跌至總可穿戴設備營收份額的2%。
Strategy Analytics預測,智能眼鏡營收將會穩步增長,並將在2022年成為繼智能手錶之後的可穿戴設備第二大營收來源。類似新興技術外加來自眼鏡巨頭的主要投資表明,智能眼鏡因其具有的質量、可用性、價格可承受擔性以及外觀時尚性可以替代標準的眼鏡產品。只要將全球十幾億眼鏡佩戴者中的5%-10%轉化為智能眼鏡用戶,就意味者數百萬計的市場規模。
按地區來看,亞太區在2015年引領可穿戴設備出貨量份額,並將在2016年超過北美引領營收份額。然而就研發、創新、生態系統發展和最高平均售價來看,北美仍將在未來五年繼續作為可穿戴設備的關鍵區域。
更多相關行業資訊請查閱由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移動設備行業市場調查分析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