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分析 電子元器件行業分析報告 內容詳情
2016-2017年電視面板價格行情分析:由升到降
 電視面板 2016-11-23 14:34:42

  一個液晶顯示器的好壞首先要看它的面板,因為面板的好壞直接影響到畫面的觀看效果,並且液晶電視面板占到了整機成本了一半以上,是影響液晶電視的造價的主要因素,2016-2017年電視面板價格行情分析詳情如下。

  面板價格持續上漲,樂視電視宣布全面漲價。電視面板接連兩個季度的價格飆升,令電視廠商備受壓力,這也是網際網路品牌首次經歷如此劇烈的成本波動。

2016-2017年電視面板價格行情分析:由升到降

  從2016年第三季度起,中國市場面板供需情況開始緊俏,根據更新於10月19日的國際市場面板價格,40英寸1080P全高清液晶電視面板,最高漲幅達到了17美元,報價為135美元,其漲幅折合人民幣約為115元。

  調查數據顯示,12月電視面板將整體供需趨於平衡,價格止漲,部分尺寸價格呈現向下調整趨勢。這意味著,受面板成本重壓的日子將要結束,面板價格的拐點已經臨近。

  面板成本上漲

  面板的價格原本就具有周期性,但今年的變化相比往年尤為劇烈。據記者了解,今年面板的平均尺寸增長了近2英寸,是近五、六年來增速最快的一年。經驗豐富的傳統廠商在上半年就已經停止價格戰,並且提前進行了戰略庫存。對於年輕的網際網路品牌來說,這確實是一次艱巨的考驗。

  對於面板價格的快速上漲,群智諮詢副總經理李亞琴向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分析道:「今年實際上產能有較大的損失,首先去年有面板廠商關閉了生產線,接著今年一季度台灣地震,然後因為面板廠商做一些高端產品有良率的損失,導致今年面板供應沒有達到預期。」

  她進一步解釋,從市場需求來看,今年大尺寸電視的平均尺寸增幅很大,增加了2英寸,會消耗大面積的面板,而每年增長1英寸的面板至少消耗一條8.5代線的產能。其次,2015年面板價格下降到一個冰點,極大地刺激了整機品牌用低價去推動市場,同樣導致了需求的增長。此外,今年美國經濟比較穩定,美元走強,電視的需求穩定增長,而奧運會、歐洲杯的拉動也增加了銷量。但是產能並沒有達到預期,從而造成了供需的矛盾。

  作為網際網路品牌中份額最高的樂視電視,面板漲價的衝擊不容小覷。根據樂視官方聲明,截至2016年10月底,樂視超級電視總銷量已經達到900萬台。在11月9日的樂視投資者交流會上,賈躍亭預估今年樂視電視的銷量將達到500萬-600萬台左右,樂視電視生態將很快會進入全面盈利期,要衝擊30%的市場占有率。

  而樂視網2015年年報顯示,實際負責電視終端業務的子公司樂視致新在2015年虧損了7.3億元,根據2016年的半年報,樂視致新上半年虧損為5687萬元。可以看出電視虧損的幅度在減小,但是僅僅依靠內容、廣告等生態收入補貼硬體,依舊很難補足硬體的巨大成本。

  通過價格戰迅速贏取一定規模後,迫於面板的壓力,樂視開始逐步漲價,但其他網際網路品牌並未跟進。多位業內人士表示,目前還沒有出現經營困難瀕臨倒閉的網際網路廠商,但是補貼換市場行動還能持續幾年,卻不得而知。

  需求減弱?

  即便如此,上游面板的供需關係正在發生變化。

  根據調查數據顯示,11月依然為內銷備貨旺季,32英寸以上的中大尺寸面板價格持續上漲的態勢,12月份隨著需求轉弱,帶動TV面板整體供需趨於平衡。

  具體來說,12月32英寸面板單價預計將下降1美元;49英寸-50英寸的面板在11月份市場均價上漲了7~10美金,預計12月份將維持窄幅上漲,漲幅約為3美金。55英寸以及大尺寸面板預計接下來價格持平。

  「12月電視面板價格將進行回調,預計明年二季度開始,價格將進行回落,」中怡康黑電副總經理彭顯東告訴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核心問題是供需關係,接下來海外「黑五」、國內春節,需求會比較旺盛,過了明年的第一季度後相對平淡一些,明年也沒有重大的體育賽事。產能方面,雖然三星關掉了一條7 代線,但是面板廠商新投入的產線比較多,比如重慶的惠科、京東方等,供給會比今年多。」

  在李亞琴看來,電視面板的價格下調會來得更快,明年一季度就有可能下跌。她解釋道:「我們預測,明年從需求基本面來講並沒有那麼樂觀。因為全球的宏觀經濟會面臨比較大的挑戰,北美新領導人上台會有不確定的政策。另一方面,現在面板價格到了高位,一部分整機廠會修正原先的計劃,虧損的會減少資源投放,抑制平均尺寸上漲,總體而言明年的需求會減緩。我們預測明年整體的產能面積投放會有4個點的增長,而明年一季度是一個淡季,品牌廠會控制庫存為主,促使價格拐點的發生。」

  從這個角度看,明年價格由升到降,廠商是否會再度祭出兇猛的價格戰?

  彭顯東認為,面板價格回落後,很可能價格戰會持續。對於新晉的網際網路品牌來說,低價廝殺仍是迅速占領市場最直接有效的方法。畢竟,網際網路品牌還在探索從性價比的價格戰中走出網際網路模式,2017年,品牌商的優勝劣汰將更加明顯。

熱門推薦

電視面板相關研究報告
關於我們 幫助中心 聯繫我們 法律聲明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895號
閩ICP備09008123號-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