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將是眾多平台全面積極轉型,迎接監管的一年。除去平台自身的戰略規劃外,更大的推動力來自外部,如行業監管政策特別是「限額」等剛性條款的外在要求。展望行業2017年發展道路,繞不開行業合規、平台轉型這個大趨勢,在行業由發展期逐漸步入成熟期之際,無論是平台管理者還是廣大投資人,都需要對明年的行業有個較為清晰的認識。以下是2016年國內P2P發展狀況分析:
毋庸諱言,在用戶、技術、風控等領域積澱豐富的大型平台無疑將搶得行業轉型、合規升級的頭啖湯,繼續朝著大而全的發展道路前進,而那些在行業細分領域深耕多年的中小平台,通過轉型也有望逐步把自身打造成「小而美」的典範。
從行業發展生態的角度看,儘管「二八分化」是當前整個行業轉型道路上必然要面臨的一大挑戰,但最終在這場轉型突圍戰中突圍的平台必然經得起市場的考驗,這兩類平台都是行業向縱深發展的必然成果。展望行業的2017,平台密集轉型大潮中隱藏的一些問題需要引起經營者和投資者的思考與警惕。
首先,平台發揮自身特長,避免盲目轉型
在資產端,細分領域的市場容量和市場需求畢竟是有限的。平台密集進入某一細分領域,很可能會為了爭奪有限的市場份額而被迫採取不公平的競爭手段,從而導致造成該細分領域的競爭惡化,最終影響的是整個行業的生態與聲譽。這就需要平台充分找准自身定位,在轉型過程中不盲目跟風,充分挖掘自身潛能,這也是對投資者以及行業負責人的表現。
其次,平台尋求差異化競爭,避免產品同質化
客觀來講,囿於行業當前發展水平,不同細分領域的創新條件是相對有限的,平台不可能在短期內進行無限的創新和發展。這在客觀上要求平台儘可能避免惡性競爭,因為這本身會削弱平台自身的盈利能力,從而逐步削弱平台的技術開發和產品創新能力。舉例來說,當汽車抵押貸款領域接近飽和之際,一些平台逐步涉足汽車以租代購這一全新領域,通過融資租賃的形式拓展新的市場,獲得新的優質資產,這對平台以及行業都是一個較大的提升。
最後,人氣與粘性並重之外,尤其注重產品及服務質量
在行業發展之初,平台往往過於注重人氣,把流量等同於市場,對用戶粘性的關注度不足。隨著行業不斷向縱深發展,平台必須要換一種運營思路,過去不顧實際運營成本壓低價格獲取市場份額的路徑難以為繼,最終將削弱其產品創新能力及技術開發能力,從而降低細分領域的產品質量和服務水平,導致細分領域停滯不前甚至發生倒退。
總體而言,在行業洗牌大潮下,平台自身應更加注重差異化競爭,一個更加多樣、更加包容的行業生態系統符合廣大投資者以及平台從業者的共同利益,也符合當前行業監管的主基調。萬利金融認為:2017年,二八分化、優勝劣汰有助於更為完善的普惠金融體系將逐步建立,而所有參與主體都能夠共享普惠金融的雨露甘霖。更多相關P2P發展狀況請查閱由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P2P行業市場調查分析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