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內飾主要是指汽車內部改裝所用到的汽車產品,涉及到汽車內部的方方面面,比如汽車方向盤套、汽車坐墊,汽車腳墊、汽車香水、汽車掛件、內部擺件、收納箱等等都是汽車內飾產品。 我們國內所說的汽車內飾,其實就是在英文的Interiors System。由於這一部分汽車零部件具有一定的裝飾性,所以業內目前通常的翻譯都叫做「汽車內飾」。但是從英文「Interiors」,我們就可以知道,這部分零部件不光只有裝飾作用,他們所涉及到的功能性、安全性、以及工程屬性是非常豐富的。
2016-2021年中國汽車內飾製品行業市場需求與投資諮詢報告表明,汽車擁有者都想讓汽車具備更多功能,為生活提供更多便利。與此同時,消費者也希望汽車的外觀、內飾設計能更加時尚、耀眼。這幾項要求孰輕孰重?調查顯示,汽車內部舒適度已經成為消費者選擇新車時考慮的第二大因素,排在車輛外觀設計之前,僅次於汽車的可靠性及耐用程度。
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對於花費大量精力設計汽車外觀的製造商來說,車輛內飾只是一個缺少重視的後續問題。根據蓋洛普公司的調查,美國普通消費者平均每天約花費46分鐘用於上下班的路程,用於遊玩等出行活動的時間更長。這對汽車製造商提出更高要求———他們必須認識到,汽車內飾設計應該靈活一些,要符合人們的生活習慣。而不是以一種固化的模式,面向所有消費者。
目前,汽車內飾設計出現一些新趨勢,當然,提高車輛燃油經濟性排在首位。在燃料價格不斷上漲的情況下,車內飾既要節能環保,又要使有限的車內空間得到充分利用。例如有些車型增加了娛樂、通訊設施,這自然需要在相應位置設置一些插孔和插座。「汽車製造商試圖在更小的空間內,做更多事情。」美國權威汽車雜誌總編喬恩·瑞德說。該雜誌最近舉辦了一個汽車內飾評選和研討會,並在底特律舉辦了相關展覽。
馬自達美國公司車輛外形總設計師特里·薩斯帕認為,為了設計出更理想的汽車內飾,設計師們不斷挖掘新材料,探索各種顏色和設計方案的組合方式。她認為,汽車外部設計就是設法把汽車各個部件更好地組裝起來,汽車內部設計則是設法讓人與汽車和諧相處。和諧包括方方面面,例如舒適度、吸引力、多功能、適應性等。奧迪TT的內飾改良是一個典型案例。以前,這款車的內飾設計比較呆板,收音機、空調、儀錶盤等均在粗線條下被割裂開。現在,改良後的駕駛員座椅可以隨意調節;賽車樣式的方向盤令TT看起來動感十足;高級黑色真皮座椅提升車輛品位。同時,該車的外形顯得更加時尚、柔和。
奧迪TT的內飾改良顯得與眾不同,具有顛覆的意味。不少消費者認為,車輛內飾應該朝滿足個性化需求的方向發展。他們認為,現代索納塔的內飾設計是可借鑑的案例之一,考慮到購買該車的消費者經常駕車上下班或全家出遊,所以設計師們在收音機隔板附近安裝了可以放水杯的托盤。
改進娛樂和通訊設施的想法同樣影響汽車製造商的設計思路。人們希望汽車增加娛樂和通訊設備,例如車載電話、導航儀、MP4等等。「消費者希望汽車提供與外界交流的平台。」鈴木公司設計總監斯蒂文·揚那說。今年晚些時候,鈴木將以路測的方式,首次向公眾展示帶有自動導航系統的SX4混型車。該導航系統配備微軟公司的網絡軟體,可以為車主提供實時交通信息,搜索最低油價、最近餐館,車主還可以在不使用導航功能的時候,利用該系統玩電子遊戲。如果下車時設置好程序 ,隨身帶走導航儀,它可以在你回來時帶你找到你的車。
「消費者同樣希望汽車內飾可以讓駕駛更加輕鬆和安全。」英菲尼迪發言人凱勒·巴澤莫爾說。以全新英菲尼迪EX35為例,該車配裝環視監控系統,可以在車內螢幕上清晰顯示車輛定位,幫助駕駛員在狹小空間停車入位。
大多數車主希望車輛的儲物空間更加寬敞。同時,他們也希望車內環境潔淨、整齊。道奇Journey和馬自達5就進行了這方面的嘗試———這兩款車的後排座椅下方有一個隱蔽儲物箱,座椅摺疊後,可放置物品入箱。「所有改進都是為了滿足消費者的需求。汽車外觀可以吸引人們的注意力,但當消費者坐進汽車時,他們才感覺自己與汽車沒有了距離。對於汽車製造商來說,必須嘗試用更巧妙的內飾設計打動消費者。」喬恩·瑞德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