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織工業作為國民經濟傳統支柱產業、重要的民生產業和國際競爭優勢明顯的產業,在繁榮市場、吸納就業、增加農民收入、加快城鎮化進程以及促進社會和諧發展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2016中國紡織創新年會以 「新契機 新優勢 新動能——邁進 『十三五』紡織工業強國之路」為主題,在全面總結2016年中國紡織工業的創新發展情況和形勢基礎之上,重點探討了 「十三五」期間行業所面臨的戰略契機與資源優勢,以及培育產業發展新動能,把握新時期、新機遇下的行業轉型升級之路。 「十三五」期間,紡織行業須進行三個轉變,即由傳統產業向科技產業、時尚產業、綠色產業轉變,行業科技進步將重點實施六項發展,成為行業共識。
搭建 「新三板」產業架構
2016-2021年中國紡織工業行業市場需求與投資諮詢報告顯示,「十二五」期間,中國紡織工業取得了卓有成效的發展。規模效益穩定增長、結構調整持續深入、創新能力穩步提升、品牌建設有效推進、綠色發展成效明顯。但受到國際紡織服裝多元化發展和國內宏觀經濟的影響,中國紡織行業深度轉型升級將經歷一個較長期的過程。 「增長速度趨穩,在釋放壓力的同時,也為行業創新發展預留了空間。」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夏令敏表示。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會長孫瑞哲指出,中國紡織工業與中國宏觀經濟面臨著同樣的挑戰:創新發展與轉型升級之間的矛盾,產能結構與有效需求之間的矛盾,環境約束與經濟發展之間的矛盾。 「十三五」時期紡織行業需根據這三個矛盾和發展現狀協調好三個關係,即產業與社會、環境和消費的關係。圍繞該三大關係,行業需進行三個轉變,即由傳統產業或勞動密集型產業向科技產業、時尚產業、綠色產業轉變,形成中國紡織工業 「新三板」的產業架構——製造產業板塊、時尚產業板塊、科技產業板塊,這三個板塊並非三個截然獨立塊,而是充滿無限可能性的跨界融合與價值共生。
「中國紡織行業的未來是構建創新驅動的科技產業、責任發展的綠色產業和文化引領的時尚產業。」孫瑞哲說,而要實現這一目標,行業需結合 《紡織工業發展規劃 (2016-2020年)》及 《紡織工業 「十三五」科技進步綱要》,重點推動實施六項發展——以技術創新為基點實現創新發展、以智能製造為方向實現精益發展、以產融結合為抓手實現融合發展、以文化自信為目標鑄就時尚發展、以社會責任為重點實現包容發展、以體系建設為核心實現聯動發展。
各種創新引領行業升級
2016年,為推進我國紡織服裝行業的產品開發工作,樹立行業產品開發的先進典型企業,探索產品研發的創新模式,提高行業科技貢獻率和品牌貢獻率,促進產品結構調整,推動產業升級和紡織強國建設,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在全行業開展了年度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產品開發貢獻獎、推動獎、 「十二五」產品開發突出貢獻獎及可持續紡織產品開發-卓越能效獎評選活動。
會上,「中國紡織面料流行趨勢研究與發布聯盟」授牌,趨勢聯盟旨在培養聯盟企業以流行趨勢為導向的產品企劃能力,建立最具影響力的專業推廣平台,樹立聯盟企業的行業時尚引領地位,提升全行業時尚創意水平,加速實現中國 「變世界紡織加工廠為時尚產品策源地」的美好願景。2016年,趨勢聯盟從產品企劃、市場推廣、品牌傳播三點著力,發揮集成創新的系統力量,全力推動 「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轉變、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轉變、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轉變」,提升流行趨勢的話語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