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貿在我們的生活中已經不再陌生,2016年傳統外貿優勢逐步削弱,新興競爭優勢有待形成,我國對外貿易維持弱勢運行。十三五外貿發展規劃近日出爐,讓我們具體來分析一下。
「十三五」時期,世界經濟在深度調整中曲折復甦,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傳統比較優勢減弱,我國外貿發展的國際環境和國內發展條件已經發生深刻變化,對外貿發展帶來廣泛、深刻、持久、複雜的影響。
作為拉動經濟增長的傳統「三駕馬車」之一,外貿在「十三五」時期更關注的不是增長的速度,而是結構的優化以及效益的提升。
「統觀整個規劃,就像是一個運動者不再關注奔跑的速度,而更關注跑步的方向和姿態」,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所副所長白明,對最新公布的外貿「十三五」規劃作出這樣的評價。
1月9日,商務部印發的《對外貿易發展「十三五」規劃》(下稱規劃),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發現,規劃未設置具體的數字目標,而是表述為:外貿結構進一步優化,發展動力加快轉換,外貿發展的質量和效益進一步提升,貿易大國地位鞏固,貿易強國建設取得重要進展。
《規劃》的主要目標旨在進一步優化外貿結構,加快轉換發展動力,進一步提升外貿發展的質量和效益,鞏固貿易大國地位,貿易強國建設取得重要進展。
《規劃》在細化結構調整目標時提出:努力推進國際市場布局、國內區域布局、外貿商品結構、經營主體結構和貿易方式「五個優化」,努力推進出口形式、競爭優勢、增長動力、營商環境、我國在全球經濟治理地位「五個轉變」,實現外貿結構進一步優化,發展動力加快轉換,外貿發展的質量和效益進一步提升,貿易大國地位鞏固,貿易強國建設取得重要進展。
《規劃》還提出外貿工作八大任務,分別是:加快培育外貿競爭新優勢;推動出口邁向中高端;提升外貿企業跨國經營能力;提升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貿易合作水平;促進加工貿易和邊境貿易創新發展;積極發展外貿新業態;實行積極的進口政策;紮實推進外貿轉型升級基地、貿易平台、國際營銷網絡「三項建設」。
《規劃》強調五個方面外貿發展的保障措施。完善外貿政策體系,深化外貿管理體制改革,完善財稅政策,改進金融服務,提高公共服務能力;發揮雙向投資對貿易的促進作用,推動對外投資合作和貿易相結合, 提高利用外資的質量和水平;營造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的營商環境, 完善外貿法律法規體系,優化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提高貿易便利化水平;深化合作共贏的國際經貿關係,加快實施自貿區戰略,提升國際經貿規則話語權,積極應對貿易摩擦;加強組織領導和工作保障機制。
規劃還提出,「十三五」時期,將推動外貿結構的「五個優化」,提高「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等新興市場在全國外貿中的比重。更多相關外貿行業發展形勢信息請訂閱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外貿行業深度分析及「十三五」發展規劃指導報告》。
白明指出,此前中國外貿的重點是歐美等發達市場,如今這一市場增長緩慢且面臨著越來越嚴重的貿易保護主義,中國外貿必須開拓新的潛力市場。「在一帶一路等新興國家,中國的產業結構可以和他們形成互補,而中國的基礎設施建設能力正好契合了其基建需求,因此規劃將此作為國際市場開拓的重點。」
在國內區域布局上,鞏固東部沿海地區外貿的同時,更加發揮中西部地區在全國外貿中的作用。
規劃提出,支持內陸地區承接產業轉移,推進國內外企業將整機生產、零部件、原材料配套和研髮結算環節向內陸沿邊地區轉移,形成產業集群;培育和建設一批加工貿易轉移重點承接地,加大對加工貿易梯度轉移重點承接地的支持力度。
白明認為,中西部地區一方面土地、人力等要素成本仍具備比較優勢,其基礎設施等條件也更為完善,能夠承接相應的產業轉移;另一方面,也是中國最新開放的方向要求,在「一帶一路」等面向西部的開放中,中西部地區會成為開放的前沿。
規劃還要求進一步優化商品結構,在穩定傳統優勢產品出口的同時,提高出口品牌、高技術含量產品在全國外貿中的比重,推動出口邁向中高端。
而在優化外貿經營主體方面,要求培育一批具有較強創新能力和國際競爭力的跨國公司,並專門設置了相應的任務。鼓勵有實力的公司延長產業鏈,開展跨國併購,獲取優質品牌、核心技術和營銷渠道,提高國際化經營水平。推動優勢企業強強聯合、跨地區兼併重組和對外投資合作,加快形成一批在全球範圍內配置要素資源、布局市場網絡的具有跨國經營能力的大企業。
貿易方式的優化則強調,做強一般貿易,提升加工貿易,積極發展外貿新業態。在白明看來,外貿新業態主要包括跨境電商、市場採購、綜合服務平台等內容。
規劃還專門設置了促進跨境電商發展的任務,要求推進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建設。加快建立適應跨境電子商務特點的政策體系和監管體系,鼓勵設立海外倉儲,推進B2B業務創新發展。深入參與或發起跨境電子商務規則交流和談判;發展跨境電子商務產業鏈,支持各地引導本地跨境電子商務產業向規模化、標準化、集群化、規範化方向發展。
通過對外貿十三五規劃分析認為,跨境電商打破了中國外貿在微笑曲線中的劣勢地位,而中國的電子商務市場也在國際上初步建立優勢,「十三五」時期有望進一步完善政策支持體系,推動這一新興貿易方式的加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