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分析 網際網路應用行業分析報告 內容詳情
2017年我國P2P行業發展趨勢分析:合規及運營壓力並存 突破機會尚存
 P2P 2017-01-20 13:08:53

  2016年對於P2P網貸行業來說是暗流涌動的一年,監管文件頻頻出台,網際網路金融專項整治行動展開,平台積極接入銀行存管,行業綜合收益率不斷下降,部分平台轉型和退出成為行業常態。以下是2017年我國P2P行業發展趨勢分析

2017年我國P2P行業發展趨勢分析:合規及運營壓力並存 突破機會尚存

  報告顯示,截止2016年底,正常運營的P2P平台數量下降到了2448家,相比2015年底減少近千家,全年停業整頓問題平台達1700多家。而2016年全年P2P行業成交量則達到20638餘億元,相比2015年全年成交量上漲110%;行業總體貸款餘額達到8162餘億元,同比上升101%,同時,2016年行業投資人數和借款人數也有較大幅度的增長。

  數據結果表明,P2P行業整體規模和影響力正在逐步擴大,而業內平台的洗牌還在持續,預計2017年,P2P行業仍將處於調整階段,平台在合規及運營等方面的壓力依然不容小覷。

  合規仍是主旋律,大額資產處置成業務重點

  2016年8月,《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落地,在確立了P2P行業的法律地位的同時,也讓大量平台感受到了來自監管合規方面的壓力。一時間,銀行存管、備案登記、增值電信許可證等資質類要求成為各大平台關注的焦點。

  從目前進展來看,平台與銀行存管合作進程較慢,據不完全統計,截止2016年底,僅有不足3%的P2P平台完成並上線銀行直接存管,並且這些已完成上線的平台最終仍需符合未來出台的資金存管工作指引的要求。可以預見,2017年銀行存管仍是大多數P2P平台重點推進的事項,其產生的合規成本和接入效率將為平台帶來一定資金和技術上的負擔。備案登記和增值電信業務許可證辦理的具體流程還未出台,各地金融監管部門和電信部門根據實際情況可能在具體操作上都會有所不同,但此前所開展的專項整治行動得出的結果,或將會對未來平台備案產生重要影響。

  預計2017年整改期限來臨,將有一批平台因無法達到監管要求而退出行業,因此業內人士也建議平台儘早著手進行合規布局,以贏得投資人信任,獲得先發優勢。

  除上述資質類合規事項外,1月9日證監會召開的清理整頓各類交易場所聯席會議,又讓「借款限額」問題重回大家的視線,會議指出,一些金融資產交易場所將收益權等拆分轉讓變相突破200人界限,涉嫌非法公開發行。據了解,與金交所合作是部分P2P平台階段性嘗試解決大額資產的方式之一,但按照目前監管的態度,這類P2P平台繞道與金交所的合作模式或許將無法走通。在2017年,那些以往以企業貸為主的「大標模式」平台將繼續受到衝擊,如何妥善處置大額資產並發掘符合監管要求的優質資產端將成為這些平台面臨的重點業務挑戰。更多相關P2P行業分析請查閱由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P2P行業市場調查分析報告

熱門推薦

關於我們 幫助中心 聯繫我們 法律聲明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895號
閩ICP備09008123號-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