鈦白粉主要成分為二氧化鈦的白色顏料,學名為二氧化鈦。自2016年下半年後,鈦白粉價格基本都是處於上行階段。在鈦白粉上漲的同時,鈦精礦也在上漲。
攀枝花停產鈦精礦產量6.8萬噸/月/占全國21%。受攀枝花環保事件影響,金江片區鈦礦廠家仍在停產,短期復產較難,受影響產量為6.8萬噸/月,占全國月均產量20.5%(2016年全國33.2萬噸/月)。同時攀鋼等龍頭企業大量購買當地鈦礦,導致礦企及貿易商庫存趨緊,預計後期價格將再次上行。
鈦精礦推漲鈦白粉價差。2016年,國內鈦白粉產量為259.7萬噸,同比增加了27.4萬噸/+11.8%。產量繼2015年出現7年來首次下降後再創歷史新高。核心下游鈦白粉行業產銷兩旺,大幅提振了鈦精礦的需求。歷史價格數據顯示,鈦精礦價格彈性低於鈦白粉,且鈦精礦價格與鈦白粉價差(鈦白粉價格-2.43*鈦精礦價格)同向波動。隨著鈦精礦價格上行推漲鈦白粉價差,鈦白粉企業盈利將持續改善。
2017年1月鈦白粉出口穩增長。2017年1月鈦白粉出口5.93萬噸/+14.05%,繼2016年(出口量72萬噸/+33.82%)刷新2014年55萬噸的歷史高點後,出口量同比繼續增長。2016年1月出口基數較平穩,且2017年春節(1月28日)較2016年(2月8日)提前了11天。在1月有效出口天數減少的前提下,出口繼續增長昭示了海外強勁的需求回暖趨勢。
海內外龍頭合併大幅提升集中度。2017年2月,國際巨頭特諾宣布擬以16.63億美元收購科斯特鈦白粉業務,預計在2018年1月前完成,總產能將達130萬噸/年/占全球20%,為全球第一大生產商,同時2016年4月佰利聯完成收購龍蟒鈦業,全球CR5由48%上升至55%,行業集中度再次大幅提升。
在海外需求不斷回復和一些海外產能的關閉或停產是國內鈦白粉出口的大幅改善的主因:美國與歐洲的地產行業復甦極大帶來海外鈦白粉的需求改善,同時海外高成本鈦白粉產能的關停也造成了一定的供給缺口,海外鈦白粉巨頭從去年以來多次提高產品價格以及季度開工率的提升都印證這一需求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