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孩政策的放開使得玩具行業又迎來了全新發展機會,中國玩具行業發展前景被看好,目前中國現有玩具生產企業數千家,已形成了一個重要的產業群體。中國報告大廳小編整理的玩具行業現狀及發展前景分析詳情如下。
玩具行業發展增速趨於平穩,成本優勢日趨消退。中國玩具行業憑藉其成本優勢一直以來保持良好的發展,目前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玩具生產國,全球 80%的玩具都印有中國製造的標籤。但是隨著勞動力成本的不斷上升,越來越多的國外玩具廠家選擇在勞動力成本更低的地方建廠。
2016年,全國傳統玩具行業累計主營業務收入同比增長6.52%,較去年增速下降了0.7個百分點;累計利潤總額同比增長13.05%,較去年增速提高了3.31個百分點。2016年,玩具行業利潤增速大於主營業務收入增速,運行狀態良好。
2016年,全國傳統玩具產品累計出口額同比增長16.09%,較去年增速提高6.11個百分點;累計進口額同比下降0.12%,較去年增速下降37.99個百分點。玩具行業2016年出口保持穩定增長態勢,與輕工全行業出口收緊態勢形成反差。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提高,人均可支配收入正在逐步提高,此外,新生代「80後」父母大多受過高等教育,較為重視孩子的早期教育和娛樂問題,因此對於玩具的消費意願極高,這將為玩具的消費增長提供動力。與已開發國家相比,我國兒童的人均玩具消費額極低。如果按照玩具的世界平均消費水平計算,預計我國玩具市場規模將突破2700億元,也就是說,我國目前還有1000億元的玩具消費缺口。這樣的市場一旦完全釋放,對我國的玩具產業將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
中國雖然是一個玩具生產大國,卻並不是玩具生產強國。中國大多數玩具企業以OEM生產為主,競爭力不強,銷售手段以傳統的價格競爭為主。近幾年,受人民幣升值、工資及原材料價格上漲、出口門檻的提高等因素困擾,國內玩具產業的利潤水平呈下降趨勢,玩具企業紛紛調整經營思路,尋求新的利潤增長點。
隨著新生產工藝和技術在玩具領域的應用,以及經營模式、營銷推廣方式的逐步創新,國內玩具行業的競爭日益表現為品牌的競爭。建立在品牌基礎上的文化、技術、工藝、營銷網絡的差異化優勢在競爭中的作用日益明顯。打造自主品牌,提高產品附加值、實現產品差異化,充分發揮品牌效應,是玩具企業提高競爭力的有力保障。
據宇博智業撰寫的2017-2022年中國幼兒玩具行業發展前景分析及發展策略研究報告顯示,隨著國內經濟的發展,人民消費水平和消費意識的不斷提高,我國玩具消費仍然具有龐大的增長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