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零售價格指數是反映一定時期內城鄉商品零售價格變動趨勢和程度的相對數。商品零售價格指數的變動直接影響到城鄉居民的生活支出和國家的財政收入,影響居民購買力和市場供需的平衡,影響到消費與積累的比例關係。因此,該指數可以從一個側面對上述經濟活動進行觀察和分析。
商品零售價格指數大家對此又有什麼了解,知道它是依舊哪些東西來判定的嗎?
商品零售價格指數分為食品、飲料菸酒、服裝鞋帽、紡織品、中西藥品、化妝品、書報雜誌、文化體育用品、日用品、家用電器、首飾、燃料、建築裝璜材料、機電產品等十四個大類,國家規定304種必報商品,需要予以特別說明的是,從1994年起,國家、各省(區)和縣編制的商品零售價格指數不再包括農業生產資料。
我國的商品零售價格指數採用加權算術平均公式計算。權數直接影響指數的可靠性,因此每年要根據居民家庭收支調查的資料調整一次權數。物價不可能全面調查,只能在部分市、縣調查,在我國根據人力、財力,大約選200個市、100個縣城作為物價變動資料的基層填報單位。在城市選商品350種左右,在縣城選400種左右。每種商品的指數採用代表規格品的平均價格計算。
以上是小編為大家收集了2016年1月至2017年3月的商品零售價格指數數據表,僅供大家了解。商品零售行業的發展與行情現狀可參考2017-2022年中國商品零售服務項目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投資戰略研究分析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