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房價不斷走高下,我國政府逐漸重視租賃房市場的健康發展。2018年我國房屋租金規模約3.07萬億元,90平方米以下的租賃房源占比四分之三,城鎮常住人口比上年末增加2583萬人,以下是租賃房行業發展現狀分析。
2015年1月,住建部首次提出培育住房租賃市場,隨後住房租賃市場發布多個文件。租賃房行業分析指出,其要點主要包括培育租賃住房供應主體、鼓勵住房租賃消費、支持租賃住房建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此後,省級地方政府也先後發布了相關指導文件。
根據租賃房行業發展現狀分析數據顯示,2016年我國房屋交易市場規模為15萬億元,房屋租金規模約1.38萬億元。2017年我國房屋交易市場規模為22萬億元,房屋租金規模約2.61萬億元。2018年我國房屋交易市場規模為37萬億元,房屋租金規模約3.07萬億元。
2016年,我國城鎮常住人口79536萬人,比上年末增加1975萬人,城鎮人口占總人口比重(城鎮化率)為55.43%;2017年,我國城鎮常住人口81347萬人,比上年末增加2049萬人,城鎮人口占總人口比重(城鎮化率)為58.52%;2018年,我國城鎮常住人口87960萬人,比上年末增加2583萬人;城鎮人口占總人口比重(城鎮化率)為61.35%。
我國作為一個人口大國,其人口基數龐大,在2018年總人口已達138271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卻為87960萬人,占57.35%。換言之,在我國,流動人口數量龐大,「十二五」期間,我國流動人口年均增長約800萬人,2018年末,流動人口規模達到2.45億人,預計2020年,該人數將會上漲至2.91億,年均增長約600萬,且其中青年人占據絕對比重,這將有利於租賃市場的發展。
從租售比角度來講,我國一線城市租售比遠低於國際都市,以北京1/587的租售比為例,同期的紐約、倫敦、莫斯科、巴黎、東京,租售比分別為北京的2.4倍、2.6倍、2.6倍、2.0倍、2.3倍,與國際都市差距懸殊的租售比表明:在我國,尤其是一線城市房價高企的大背景下,租金與房價產生較大背離,部分居住需求從購房市場外溢到租房市場。
我國23-30歲的年輕人還處於事業起步階段,大多數處於沒有家庭負擔或者有一部分剛剛成立家庭的階段。對於那些沒有家庭負擔的年輕人,他們都更偏向於將賺來的錢用於直接消費而非儲蓄,處於消費比較隨意的狀態, 甚至是花明天的錢享受今天的生活。他們對職業的規劃沒有成型,未來也充滿了各種可能,這類龐大的群體並沒有買房的需求,因此他們是租賃市場的主力軍,對租賃市場也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根據調查,在一線城市中,20-30歲的租房族占比高達77%,且租房階段延長。
從租售行業政策來看,我國50%以上省份提出要允許公積金支付房租推進REITs試點、支持符合條件的租賃企業發行債券、不動產證券化產品。租賃房行業發展現狀分析指出,此外,對租賃企業給予稅收優惠、通過發放租房補貼,鼓勵新市民從市場租賃房源。
目前,我國的租賃人口只占11.6%,遠低於發達租賃市場約30%的標準。但隨著我國一線城市房價的攀高,業內人士預測,我國租房人口占比在全國層面將超過30%,一線城市會超過40%,未來個別城市甚至將會有超過50%的人租房居住。從現實的人口流動出發,租賃行為將主要發生在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以上便是租賃房行業發展現狀分析所有內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