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資源和環境問題的突出,讓海上風電成為我國風電發展的研究熱點。截至2018年底,我國海上風電累計裝機量116萬千瓦,同比增長96.61%,累計裝機達到279萬千瓦,同比增長71.17%,以下是海上風電行業發展現狀分析。
「十二五」期間,中國海上風電發展較為緩慢,到2015年末,海上風電累計裝機為103萬千瓦,遠低於之前規劃的目標,主要原因是技術尚有待完善,海上安裝成本也較高,按照海上風電標杆電價折算,開發海上風電的經濟性不強,企業積極性並不高。
進入「十三五」,隨著海上風電政策支持力度加大,設備及安裝成本降低以及配套產業日漸成熟,海上風電正迎來加速發展期。海上風電行業分析指出,2016年,我國海上風電裝機實現大幅度增長,海上風電新增裝機為59萬千瓦,同比增長64%,至2016年底,我國海上風電累計裝機容量為1.63GW。
2017年,我國海上風電新增裝機容量達到103萬千瓦,同比增長95.21%%;在所有吊裝的海上風電機組中,單機容量為4兆瓦機組最多,累計裝機容量達到74萬千瓦,占海上裝機容量的45.5%,其次是3兆瓦裝機,容量占比為14%。海上風電行業發展現狀指出,海上風電機組供應商共10家,其中累計裝機容量達到15萬千瓦以上的機組製造商有上海電氣、遠景能源、華銳風電、金風科技,這4家企業海上風電機組裝機量占海上風電裝機總量的90.1%,上海電氣以58.3%的占比拔得海上風電機組供應量頭籌。
2018年,我國海上風電新增裝機容量達到116萬千瓦,同比增長96.61%;累計裝機達到279萬千瓦,同比增長71.17%。隨著海上風電場建設及規劃規模的不斷擴大,各主要風電機組整機製造廠都積極投入到了大功率海上風電機組的研製工作中。例如,東方電氣研製的5.5MW高速永磁風電機組、廣東明陽研製的6.5MW中速傳動永磁發電機全功率變流超緊湊型風電機組已取得新進展。
根據國家能源局發布的《風電發展「十三五」規劃》( 下文簡稱《規劃》),到2020年,我國海上風電併網裝機量將達500萬kW以上。海上風電行業發展現狀指出,在《規劃》中提出,「十三五」期間將重點推動江蘇、浙江、福建、廣東等省的海上風電建設,4省海上風電開工建設規模均將達100萬kW以上,各沿海省份在國家規劃指導下陸續編制了本省海上風電中長期發展規劃,總規劃容量為7422萬kW。
從布局區域上看,江蘇省海上風電項目主要集中在如東縣、大豐市、濱海縣和響水縣等海域;浙江省海上風電項目則集中在杭州灣海域;福建省海上風電主要集中在莆田市、福清市和平潭縣等近海海域;廣東省集中在珠海市、陽江市和汕尾市等近海海域;天津市海上風電主要集中在濱海新區海域;河北省海上風電項目集中在樂亭縣、海港區、曹妃甸區等近海海域。
從市場規模上看,為較好利用的海上風能資源,我國海上風電項目將逐漸向深海、遠海方向發展。海上風電行業發展現狀指出,但由於技術的限制,場址離岸越來越遠的海上風電機組基礎需要的技術條件越來越高,運維成本也會隨之增大。所以我國呈現由近海到遠海、由淺水到深水、由小規模示範到大規模集中開發的特點。
目前,我國海上風電開發已經進入了規模化、商業化發展階段。我國海上風能資源豐富,根據全國普查成果,我國5~25米水深、50米高度海上風電開發潛力約2億千瓦;5~50米水深、70米高度海上風電開發潛力約5億千瓦。根據各省海上風電規劃,全國海上風電規劃總量超過8000萬千瓦,重點布局分布在江蘇、浙江、福建、廣東等省市,行業開發前景廣闊。以上便是海上風電行業發展現狀分析所有內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