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分析 煤炭行業分析報告 內容詳情
焦炭行業發展分析
 焦炭 2019-09-09 10:20:55

  2018年,隨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推進,焦炭期末庫存呈現明顯下降趨勢,2018年焦炭行業期末庫存約為2166萬噸,較2014年同比下滑36.48%。下面進行焦炭行業發展分析。

焦炭行業發展分析

  自2018年下半年開始,山西、山東等地全面啟動炭化室高度在4.3米及以下、運行壽命超過10年的焦爐淘汰工作。截至2018年年底,焦炭行業累計退產能4390萬噸,其中2018年共計淘汰焦化行業產能1920萬噸,累計完成「十三五」目標的87.8%。

  焦炭行業分析表示,由於受用戶市場需求回升等因素影響,焦化行業產能利用率有所提高。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8年12月全國焦炭產量累計為4.38億噸,同比增長0.8%。2019年1-5月,產量為1.92億噸,增長9.4%。

  2018年12月我國焦炭產量為3807.1萬噸,同比增長4.9%。2018年1-12月我國焦炭累計產量為4.4億噸,同比增長0.8%。進入2019年3月全國焦炭產量為3809.7萬噸,同比增長5.4%。累計方面,2019年1-3月全國焦炭產量累計達到了11216.8萬噸,較去年同期增長7.3%。

  2019年3月我國焦炭產量中,排名前六的地區分別是山西省、河北省、山東省、陝西省、內蒙古自治區、遼寧省,產量分別是752.1萬噸、418.2萬噸、394.5萬噸、342萬噸、300.4萬噸、192.6萬噸。

  根據企業性質,焦炭生產企業分為獨立焦化企業和鋼廠配套兩種類型,其中獨立焦化企業占比達到66%。由於鋼廠自有焦化多直供於本廠高爐,不參與市場流通,因此市場關注度不高。而獨立焦化又以直供鋼廠的銷售形式為主,直銷占比達90%左右,貿易商分銷在焦炭流通環節中所占比例較小。

  按照國家「十三五」規劃,2016-2020年焦炭行業淘汰產能目標為5000萬噸。截至2018年年底,焦炭行業累計退產能4390萬噸,其中2018年共計淘汰焦化行業產能1920萬噸,累計完成「十三五」目標的87.8%,2019年焦化行業5000萬噸淘汰落後產能目標大機率提前完成。

  儘管我國焦炭行業的產業集中度較高,但焦炭企業基本沒有定價話語權。上游焦煤資源主要集中於幾大國有煤礦,再加之優質焦煤供應相對偏緊,因此焦煤價格波動空間較窄,焦炭生產企業對焦煤缺少定價話語權。

  另一方面,焦炭的下游消費主要集中於鋼廠,且鋼廠一直以來處於產業鏈的主要地位,相比於主要由民營企業組成的獨立焦化企業更具政治與政策優勢;同時由於焦炭本身供過於求的特點,多數時間鋼廠掌握焦炭的定價話語權。

  從焦炭行業的未來發展來看,近年淘汰落後產能成果顯著,焦炭的總產量有明顯下滑,供需趨於平衡。但隨著未來置換或新增產能逐步建成投產,焦炭整體產能或將逐步回升,供應量整體亦會出現一定反彈。以上便是焦炭行業發展分析的所有內容了。

熱門推薦

相關資訊

更多

免費報告

更多
焦炭相關研究報告
關於我們 幫助中心 聯繫我們 法律聲明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895號
閩ICP備09008123號-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