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氣體是國民經濟的基礎工業,在國防工業、科學研究、自動化技術、精密檢測、微電子技術的發展下,行業市場規模逐漸穩定,年均複合增長率達到10.16%,以下是工業氣體行業發展趨勢分析。
工業氣體行業分析指出,工業氣體是一種瓶裝壓縮液態氣體,在常溫常壓下呈氣態,是工業的「血液」。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其作為國民經濟基礎工業要素之一,在國民經濟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日益凸顯,被廣泛應用於多個國民經濟重要領域,包括冶金、化工、醫療、電子等多個行業。其中,冶金和化工對工業氣體的需求最高,分別占比29.5%和27.5%。
20世紀80年代,外資開始進入中國氣體市場,通過收購、新設等方式建立氣體公司,向國內氣體用戶提供氣體產品。隨著氣體供應商供氣模式的引入,國內企業原有的氣體車間、氣體廠、供氣站等紛紛發展為獨立的氣體公司,逐步形成了我國工業氣體行業,推動了我國工業氣體市場的發展,現從三方面分析工業氣體行業發展趨勢:
2000年以後,隨著我國經濟高速發展,我國工業氣體行業進入了迅速發展階段。市場規模由2013年的815億快速增長到2018年底的1200億元,年均複合增長率達到10.16%。隨著我國經濟的持續穩定發展,我國工業氣體市場需求還會進一步增長,預測2019年我國工業氣體行業市場規模將進一步增長至1300億元以上。
我國經濟的持續穩步發展,我國氣體企業在快速發展中,技術研發實力也有長足的進步,對技術研發也越來越重視,相當一部分生產、檢測、提純和容器處理的技術已經達到國際標準,比如在超純氨生產工藝上,在過去一直依賴進口,部分國內企業利用自身對研發、創新的不斷投入,已經掌握了超純氨的生產、提純工藝和技術。
我國工業氣體企業規模較小,產品品種單一,一般為年營業額在千萬級別的區域性企業,並受制於設備、技術、資金、物流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企業發展存在較大瓶頸。工業氣體行業發展趨勢指出,在這一背景下,我國工業氣體企業亟須整合行業內資源,與國外公司展開競爭。隨著氣體需求的多樣性、特殊性、複雜性要求不斷提高,部分我國企業將通兼併收購逐步占領更多市場份額,提高企業競爭力。
目前,我國工業氣體的主要需求仍來源於冶金和化工等傳統產業,這兩大行業需求占比超過一半。從工業氣體需求的增量市場來看,未來中國工業氣體市場來自於電子、食品、醫藥、新能源、煤化工等新興產業的氣體需求將顯著快於冶金、化工兩大行業,以上便是工業氣體行業發展趨勢分析所有內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