殯葬服務牽涉千家萬戶,是社會發展的重要一部分。老齡化造成的嚴重後果就是死亡率的迅速提升。我國每年的死亡人口在1000萬左右,骨灰格位存放、樹葬、海葬等節地生態安葬比例達到50%以上,以下是殯葬服務行業發展現狀分析。
殯葬行業由殯儀服務、遺體處理、墓地服務、其他產品銷售及服務四大部分組成。其中,殯儀服務業務私營企業參與程度不高,且賺錢效應較弱。遺體處理業務目前主要由政府機構控制的火葬廠或殯儀館提供服務,且價格受到嚴格管制。
近年來,我國殯葬行業相關機構數量波動較為明顯,受國家政策等影響,整體呈先上升後下降的趨勢。殯葬服務行業分析指出,根據民政部《2018年民政事業發展統計公報》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我國殯葬服務機構共計4043個,其中殯儀館1730個,殯葬管理機構946個,民政部門管理的公墓1367個;殯葬服務機構職工8.0萬人,其中殯儀館職工4.6 萬人。
結合我國城市和農村的墓地購買(租賃)消費情況和殯儀服務消費支出的差異,殯葬服務行業發展現狀測算,2019年我國平均殯葬費用(包含墓地)每具遺體約為20000元,按照死亡人數993萬人計算,2019年我國殯葬行業市場規模約為2000億元。
同時,考慮醫療衛生條提升下,按每年死亡人數1000萬計算,假設年均消費支出增長8%,2018年人均殯葬價格約為2000萬,及至2024年人均殯葬價格將提升至31700元,則2024年我國殯葬行業市場規模達到3170億元。
未來,我國殯葬服務行業將向以下方向發展:
殯葬服務行業未來會繼續按照政府要求和政策,突出公墓公益屬性,將會分別從增加土地供給、突出公益屬性、強化價格監管、規範日常管理等方面進行規範。所以殯葬服務一條龍服務發展在公墓方面將會更加重視公益屬性,對公益型公墓、骨灰堂實行政府定價。
我國一直比較推崇入土為安的觀念,但是這幾年的殯葬服務行業逐漸走向鼓勵生態殯葬。殯葬服務行業發展現狀指出,傳統殯葬注重「哀悼死亡」,體現的是陰陽兩隔,而現代殯葬關注「謳歌生命」,體現的是精神永恆。所以殯葬服務行業也會隨著這種觀念的變化,鼓勵使用生態殯葬的方式祭奠故人,比如提倡海葬、樹葬、花壇葬、草坪葬等方式;
目前,市場上殯葬服務多半還是個人經營居多,未來會根據市場監管提高殯葬服務的整體水平,例如不得巧立名目,強迫死者家屬進行消費,殯葬服務從業人員也不得將殯葬作為商業盈利的主要手段,而是應該充分尊重死者家屬,以上便是殯葬服務行業發展現狀分析所有內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