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豆經過生豆處理,烘焙、萃取,烹煮等步驟變為一杯飲品,按照消費方式的不同,咖啡可分為速溶咖啡、即飲咖啡、現磨咖啡。全球咖啡市場的逐漸成熟,市場進入整合期,增速將有所下降,以下是咖啡行業產業布局分析。
「咖啡」是世界三大飲品之一,與可可、茶同為流行於世界的主要飲品。其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粗纖維、粗脂肪、咖啡鹼等。因其具有獨特的醇香口味和提神、興奮的作用,逐漸成為現代人不可缺少的日常飲品。咖啡在全球貿易中占據重要的地位,更是西方文化的象徵之一。
根據ICO(國際咖啡組織)的數據,截止2019年底全球咖啡生產量和消費量均接近1000萬噸。咖啡行業分析指出,近八年來,全球咖啡生產量年複合增長率為達2.99%,消費量年複合增長率為2.29%,全球咖啡市場規模巨大、成熟度高,產業基礎厚重並穩步增長。但咖啡在全球範圍內消費分布不均,消費量主要集中在歐、美、日等經濟發達的國家和地區。
一般來說,一杯風味醇厚的咖啡誕生需要經歷三個階段。咖啡豆的種植與粗加工為產業鏈上游,包括種植、採摘、粗加工、分級、挑選、稱重及包裝等,是咖啡豆的主要供應端;咖啡豆的精加工包括烘焙、萃取等,為產業鏈中游;速溶咖啡、即飲咖啡、現磨咖啡等成品的製作、銷售則是產業鏈下游,直接面向消費者。咖啡行業產業布局指出,在整個產業價值鏈中,種植與粗加工僅能占到1%的利潤,精加工占6%,剩下93%的利潤都被銷售端收入囊中。
咖啡樹原產於非洲衣索比亞西南部的高原地區。根據國際咖啡組織的統計,扣除咖啡生產國國內交易的部分,在世界市場流通的咖啡中,約65%為阿拉比卡種,35%為羅布斯塔種。中國咖啡主產省為雲南省,我國98%以上的咖啡生豆均來自於雲南省。此外,中國的進口咖啡主要來源於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義大利越南等國家。
咖啡行業產業布局指出,按照咖啡的消費形式將其劃分為有速溶咖啡和現磨咖啡。其中速溶咖啡的特點是沖泡快捷、簡單、方便,產品標準化程度高,在中國占比達到72%,主要消費渠道主要包括一般超市、大型綜合超市、電商等;現磨咖啡是指使用咖啡豆、咖啡粉、咖啡機調試咖啡,適用於對咖啡品質和口感有較高追求的客戶,占比為18%,主要消費渠道為家庭、辦公室、便利店和咖啡館等。
2020年月初,在被視為未來業績增長希望的中國市場,星巴克聯手阿里巴巴,接入餓了麼、口碑、盒馬等外賣業務,意圖從流量入口、銷售途徑等方面進一步加強統治。目前,星巴克在中國新開門店仍以每年500-600家的速度增長。
進軍中國第20年的星巴克,轉向新零售。這有可能是星巴克史上最破格的決策,因為這與原有的店面擴張邏輯大不相同,星巴克開始認識到線上擴張的必要性和優勢。而《紐約時報》也指出,部分是為了抵禦來自瑞幸咖啡的競爭。
咖啡行業分析師表示,新零售咖啡的崛起,已經開始重塑中國大陸咖啡市場的格局。星巴克在大陸市場獨孤求敗的姿態正在受到威脅,行業已經出現了迅速提升存在感的「攪局者」,產品品質、服務模式、消費體驗等正在成為影響中國咖啡業格局的重要因素,如何做好這些才是要務,以上便是咖啡行業產業布局分析所有內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