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是基建大國,也是瀝青生產大國和使用大國。瀝青主要用於道路、公路、房地產領域。截止2021年我國瀝青產能達到7005萬噸,增速達到0.92%,預計在我國道路建設數量越來越多的情況下,瀝青市場發展的前景也是越來越好。以下是2022年瀝青行業分析。
瀝青是由不同分子量的碳氫化合物及其非金屬衍生物組成的黑褐色複雜混合物,呈液態、半固態或固態,是一種防水防潮和防腐的有機膠凝材料,是自然界中天然存在或從原油經蒸餾得到的殘渣。瀝青行業分析指出,我國實際應用中的主要是石油瀝青。
2010-2018年我國道路瀝青裝置生產能力年平均增長幅度維持在10%左右,且2019年瀝青產能繼續呈現增長趨勢。到2020年解決了地方煉廠"吃不飽"困境。截止2021年新增產能為1265萬噸,總產能達到7005萬噸。
道路建設及養護占據了瀝青下游需求的主要部分,占瀝青下游需求的80%左右。細分來看,主要用戶高速公路的新建及養護需求,地方公路以及市政道路需求。瀝青行業分析指出,道路瀝青的使用具有一定的季節性。分區域來看,一般每年的7-9月是北方瀝青使用高峰,華東主要集中在每年的6-10月,華南集中在每年的5-12月。因此,上半年基本都是道路瀝青需求的淡季。
防水建築材料行業瀝青需求主要是指用瀝青進行的防水卷材生產。防水瀝青占瀝青下游需求約12%左右。焦化調油需求占比在8%左右。
高速公路、橋樑、市政道路和機場等道路的建設中和養護中,是瀝青下游需求的最大組成部分,目前用於道路建設和養護的瀝青需求占據了我國瀝青總體需求的80%左右,2020年的需求量在7092萬噸左右。
目前,我國瀝青產能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區。瀝青行業分析指出,山東是我國瀝青生產大省,其產能約占全國總產能的 32%,此外遼寧、江蘇、浙江、河北、廣東、新疆等省份占比也較大。
現階段,我國瀝青行業已經進入高度成熟期,行業進入壁壘越來越弱化,成為完全競爭性行業,國際大型石油(化工)公司通過獨資、合資、併購等方式加入國內改性瀝青生產行業,加劇了國內改性瀝青市場的競爭。
2022年年初,《交通強國建設綱要》及《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綱要》等利好政策影響,我國瀝青市場的未來趨勢可受刺激。政策就我國推動建設現代化、高質量及綜合立體交通網以及構築便捷順暢的城市交通網提出綱要。該政策將有助推廣區內各市的基建,尤其是基建及業務活動的區域,對瀝青行業有利。
以上就是小編對2022年瀝青行業分析的大致介紹了,如需進一步了解更多相關行業資訊可點擊中國報告大廳進行查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