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能源消費增速放緩給能源結構的轉型帶來了機會,信息技術的進步推動著能源行業往信息化發展,IT領域的能源信息化建設逐漸增加,並且投入的市場規模保持勻速發展。以下是2022年能源信息化行業現狀。
能源信息化系統就是用具有遠程通訊功能的儀表代替現在的機械式水錶、煤氣表、電力儀表,遠程通訊協議可使用RS485. RS232. TCP/IP 等。在水電氣 線路上每隔-公里 部署數據採集器(可根據現場實際情況將適當增加數據採集器數量).將需要監控的可通訊水錶、煤氣表、電力儀表的數據讀取、存儲;然後 將讀出的數據通過網絡協議( TCPIP )轉發至公司中心機房伺服器。
能源信息化行業現狀提到,中國能源行業信息化已具備良好的基礎,兩化深度融合建設重點逐步轉向通過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新技術,對已有系統進行集成、整合、深化和提升,讓信息化發揮更大的效益。此外,能源信息化行業在雲安全方面可提供全方位安全服務內容,具體包括網絡安全、主機安全、虛擬化安全、數據安全、應用安全以及安全管理等多個方面。
從能源行業信息化投資結構看,隨著信息化應用水平的不斷提高,能源行業IT硬體投入在總體投入中的比重逐漸減少,能源信息化行業對軟體和服務的投入在總體投入中的比重逐漸增大,軟硬體投入比例逐漸趨於合理。這也說明了更多的能源企業逐漸由系統建設階段向業務整合階段過渡。
能源信息化行業現狀顯示,中國能源行業信息化投入市場規模勻速發展,能源行業的IT投資規模約為900億元,增長率在12%左右。2019年能源行業的IT投資規模為801億元,比2018年增長12.2%,能源行業信息化行業一直保持著穩健的增長速度。
能源信息化行業現狀指出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近年來新興的發電方式更受關注,光伏發電的推廣和普及緩解了由於資源緊張、能源匱乏、環境污染帶來了一系列問題。同時隨著新一輪信息技術浪潮的到來,對於如何深入推進能源信息化,也顯得格外重要。
針對該領域信息化建設具體需求,曙光打造了成熟的電力光伏發電信息系統綜合解決方案,旨在通過領先的IT基礎設施服務以及大數據、雲計算等先進計算技術,為包括光伏領域在內的能源企業數位化升級提供技術、服務及產品支撐,以推動光伏發電技術進步和產業發展。
綜上看來我國能源信息化市場規模保持穩定的增長,在IT和光伏領域發展比較快。信息技術的優化給能源信息化奠定了基礎,大數據、雲計算讓信息化發揮更大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