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電子製造服務相關企業數量不斷增加,市場生產廠商眾多競爭不斷加劇。全球電子製造服務產能不斷往亞太地區轉移,全球品牌商布局國內電子製造服務市場。以下是2023年電子製造服務行業競爭格局。
隨著我國電子製造產業綜合實力的不斷提升,且擁有巨大的電子產品消費市場需求,全球主要的電子品牌商紛紛進入中國,將越來越多的產能轉移到國內,也直接導致EMS業務量的增加,為國內EMS公司進入國際品牌商的供應鏈提供了發展契機。
全球電子製造服務行業生產廠商眾多,屬於充分競爭行業,而行業內龍頭企業積累了豐富的客戶資源和行業經驗,資產和營收規模大,保持相對穩定的領先地位,市場整體高度集中。根據電子製造服務行業競爭格局相關數據,2017-2021年,全球排名前10的EMS廠商EMS收入占整個市場的比重呈現下降態勢,但2021年的占比仍然有七成左右,行業集中度始終處於較高水平。
2022年4月,全球權威研究機構MMI發布了《2021年全球EMS(電子製造服務)代工廠50強榜單》,鴻海精密工業(富士康)、和碩、緯創資通、捷普、偉創力等位居前列。從行業企業營收TOP50的區域分布來看,亞太地區占全球電子製造服務(EMS)前50名收入的80%以上,美洲占比不足20%,EMEA(中東、非洲和歐洲)地區占比不足2%。亞洲地區的電子製造服務(EMS)行業發展占據重要地位。
電子製造服務行業競爭格局從市場競爭格局來看,大廠占據全球大廠占據全球EMS主要份額。EMS行業高壁壘體現在資金、資質、精細化管理要求和技術創新四個方面,新廠商進入難度高。據數據顯示,2021年全球前50強EMS代工廠總銷售額達4170億美元,約占全球市場規模的61%,行業集中度較高。隨著全球知名電子品牌商陸續進入中國,國內EMS綜合實力不斷提升,2021年,我國合計六家EMS廠商擠進全球10強EMS代工廠榜單,市場份額和影響力逐漸提升。
製造服務提供商:電子製造服務行業競爭格局指出包括大型電子製造服務公司,如富士康、仁寶、和碩等,它們通常具有強大的規模和資源優勢,在全球範圍內提供綜合的電子製造服務。此外,還有一些中小型製造商提供特定領域或專業化的電子製造服務。
原始設備製造商(OEM):主要是指品牌廠商,如蘋果、三星、惠普等,他們將製造任務外包給電子製造服務提供商,並負責產品設計、市場銷售和品牌推廣。
代工廠:承接OEM廠商的生產任務,根據客戶的要求進行生產加工和組裝,代工廠通常處於供應鏈的下游位置。代工廠在市場上的地位比較靈活,主要由其技術實力、設備水平、交貨能力以及成本效益等因素決定。
新興市場:隨著科技進步和全球產業結構變化,一些新興市場開始嶄露頭角。例如,中國、印度和東南亞地區是電子製造服務的重要目的地。這些地區擁有龐大的勞動力資源和較低的生產成本,吸引了許多跨國公司以及本地企業在當地設立代工廠。
技術創新和數位化轉型:行業中的技術創新和數位化轉型對市場格局產生了深遠影響。隨著物聯網、人工智慧、大數據等新興技術的應用,電子製造服務商可以提供更加智能化、高效化的生產解決方案,並滿足客戶對個性化、定製化的需求。
競爭態勢:電子製造服務市場競爭激烈。不僅有來自大型製造服務提供商之間的競爭,還存在著與原始設備製造商的競爭,以及來自其他地區的代工廠的競爭。在這種競爭環境下,不斷提升技術能力、降低成本、強化供應鏈管理、提供優質的服務以及靈活應對市場需求都是關鍵因素。
總體看來,電子製造服務行業市場格局具有一定的複雜性和多樣性。大型製造服務提供商和知名原始設備製造商占據主導地位,而新興市場的崛起和技術創新的推動也在改變行業格局。企業需要根據市場需求和競爭態勢,靈活調整戰略,提供差異化的服務,並致力於提高技術水平和創新能力,以保持競爭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