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分析 毛皮動物行業分析報告 內容詳情
2005年國內羊毛市場供求分析
 羊毛 2006-03-07 07:59:00
    2005年,國內毛紡經濟繼續保持良好發展態勢,生產和效益同時有較大增長,羊毛原料的穩定供應為行業經濟提供了平穩運行環境和發展空間。全年毛市供求總體平穩,行情弱調回落,少部分冷銷品種出現價滯無市局面。 

    市場供求平穩發展 
    05年我國進口羊毛(含毛條)關稅配額為36.7萬噸,據海關統計,1-12月我國實際進口羊毛27.4萬噸(含毛條),比04年同比增長9.4%,由於羊毛初級加工生產越來越多向中國轉移,中國進口含脂毛增多,毛條、毛紗等半制品進口減縮。據統計顯示,05年我國共進口含脂毛21.5萬噸,比04年增加18%,進口毛條2.15萬噸,與04年同比減少10%,同期,我國出口羊毛條2.53萬噸,比04年增加54.06%,;進口毛紗線5.83萬噸,比04年同比下降4.24%,出口毛紗線7.73萬噸,同比增加1.25%。05年僅張家港地區就出口毛條1.06萬多噸,比04年同比增長14.9%。 

    05年原料供應中除進口羊毛、毛條27萬餘噸外,另加本年新產可用於精紡和粗紡的國毛5萬餘噸,羊毛總資源約35萬噸左右,另加其他化纖、替代原料等等,供應總量與上年基本相等,基本滿足毛紡生產使用,全年供求平衡發展。 

    主銷行情繼續弱化 
    由於市場需求變化、匯率波動等影響,繼04年中支細毛、半細毛等部分品種行情走軟後,05年主銷市場銷售再度緩慢,成交猶豫,熱點散亂,各品種行情隨需求不同出現不同程度跌幅。 

    澳常規、半細毛量減價縮——代表品種原毛T55(66S)、T56(64S)、T58(60S)、T423(58S)、T424(56S)05年平均報價分別為55100元/噸、53400元/噸、51300元/噸、41500元/噸、36100元/噸,比04年分別減少8%、6.6%、6.7%、10.6%、5.24%。05年南美半細毛條品種也表現出「氣淡價縮」行情。05年1月56S、58S烏毛條報價分別為39000元/噸、44300元/噸,以後各月,毛價一路低走,年底12月各品種行情分別跌至37500元/噸、41800元/噸。歲末與年初比分別減少3.85%、5.64%,與04年同比分別下降5.54%、9.5%。 

    超細品種熱銷減退——04年超細品種隨著需求升溫,行情一路攀升,05年春節前後,行情達到近兩年來最高,從二季度後,熱勢隨大盤逐月減退,年末行情又回落到兩年前水平。代表品種澳原毛T54P(80S)、T54(70S)本年年均報價分別為70000元/噸、63000元/噸,比04年均價分別減少0.5%、3.7%。澳超細毛條100S、90S、80S、70S年平均報價分別為130000元/噸、93500元/噸、84600元/噸、75300元/噸,比04年各品種分別下降5.7%、2.5%、1.62%、4.5%。 

    中粗毛、炭化毛平穩趨弱——由於手編毛線用料趨向更細羊毛原料,中粗毛、炭化毛供應總體溫淡,行情平穩趨弱。紐西蘭原毛(T100/3-5英寸、T107/3-5英寸)各品種05年平均報價分別為30300元/噸、29100元/噸,比04年平均價(30600元/噸、29500元/噸)分別減少0.9%、1.35%,起伏不太大。新毛自梳條56S、50S、48/50S 05年平均價分別為37200元/噸、34900元/噸、34300元/噸,與04年平均價比分別減少5.6%、0.6%、1.17%。 

    國毛市場低速運行 
    近些年來,新疆、內蒙古、青海、吉林等地牧區通過加強科學管理和實施規範流通,使國產細毛業有長足進步,尤其是進入拍賣市場的羊毛質量逐漸提高。但由於近兩年市場需求向超細羊毛轉移的新變化及國際毛價連續下跌,國毛銷售也出現較大起伏,05年國毛市場繼續出現低速運行,牧區銷毛困難,企業購毛謹慎,毛價普遍走軟。據統計,新毛上市時新疆、內蒙古、青海、甘肅、吉林等地產細羊毛原毛收購價比去年分別下降了10-25%左右。進入10月後又比前期繼續下降。銷售不旺原因除需求變化、國際毛情走低影響外,國毛質量不穩定也是其中一項重要原因。 

    與國產細毛銷售乏力相同,05年國毛條銷勢也愁眉不展。全年66S、64S、60S國毛條平均報價分別為52800元/噸、46000元/噸、37300元/噸,與04年平均報價(57800元/噸、50800元/噸、37100元/噸)同比,除60S條變化不大外,其他分別下降8.65%、9.45%,與03年前期比,除60S條價落差幅度相比稍小外,其他報價仍分別跌至02年8月時的低位水平。 

    天然纖維受到熱捧 
    近年來,國際市場細薄、環保、高檔、新功能紡織品消費需求不斷看好,市場高檔天然纖維如高支超細羊毛、兔毛、羊絨、馬海毛等原料價格逐漸攀升,市場報價逐步上揚,05年市場各類高檔天然纖維行情繼續迅猛增長。據資料統計05年羊絨行情比04年上漲了近7%,馬海毛上漲20%以上。其他兔毛、羊駝絨、氂牛絨等天然纖維也出現不同程度的上升趨勢。 

    由於國際石油行情居高不止,2005年毛型化纖價格走勢堅挺,下半年隨大盤變化價格雖有小幅回落,但全年行情總體仍保持穩健。代表品種腈綸散纖1.5D、3D、腈綸毛條3DX88、6DX102等品種05年末平均報價分別為17000元/噸、18500元/噸,與04年同比下落1200-1500元/噸,但比03年仍高出2000-2500元/噸。精梳錦綸條3DX88、5DX102等品種本年底平均報價達28500元/噸,與去年同比提高3000-4000元/噸,但比2003年同期則更高出7000-8000元/噸,行情依然見俏。 

    貿易渠道逐步增加 
    根據我國加入世貿組織的承諾,2005年國家取消了對羊毛和毛條的進口指定經營制度,羊毛進口渠道逐步擴大,貿易方式也在不斷改革和發展。為減少中間費用和直接把握購毛質量,多數具備羊毛進口資質的加工企業已改為自己進口羊毛,同時在購毛數量上也改變以往「常備數月庫存」的傳統習慣,而是以銷定進,吃多少買多少。過去以貿易公司為主的進口主渠道現已逐漸被以企業為主,自行進口的主渠道所取代。與此同時,企業在購毛中也逐步與國際規範方法接軌,交易中以細度、長度、強度等指標買毛,改變「按型號訂毛」的生硬呆板的做法,提高了外毛貿易質量。05年,中國毛紡織行業協會、南京羊毛市場和澳大利亞艾德士經紀人公司聯合在國內組織了三次外毛拍賣,共組織澳洲和紐西蘭178個銷售批、1600餘噸羊毛,全程按國際羊毛拍賣方式規範交易,其中澳毛銷售平均成交率達90%以上。 

    市場弱勢徘徊的原因 
    1、世界經濟繼續復甦,中國經濟持續穩步發展,內需穩定,外貿增長,拉動消費需求趨穩。 

    2、貨幣匯率波動影響毛價「先穩後抑」。05年上半年,澳元對美元平均匯率比04年同期增長4.5%,國際美元毛價保持堅挺,供需成交謹慎制約行情運行平穩;下半年實施人民幣升值後,澳元匯兌相對走軟,國際毛價比上半年明顯回落,拉動國內毛市跟進下行。 

    3、國際市場超細、中支毛供量增加,同時國家通過整肅機關、行業著裝,常規品種羊毛需求減縮,行情走低。 

    4、毛紡產品創新和技術進步使中粗、炭化毛等品種替用性能擴大,市場消費增加,行情總體保持平穩。 

    5、社會庫存寬裕,05年1-12月我國進口羊毛(含毛條)27餘萬噸,比04年同期增長9.4%,供應寬鬆抑制毛價上行。 

    6、國家宏觀調控及下半年的電力供應緊張、外貿出口受限等降低企業對原料需求,抑制毛價難以上漲,形成全年毛市弱勢徘徊、穩中有降的局面。 

熱門推薦

羊毛相關研究報告
關於我們 幫助中心 聯繫我們 法律聲明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895號
閩ICP備09008123號-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