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資訊 藥品 資訊詳情
疫情催化 醫藥行業產能有望快速釋放
 醫藥 2020-01-01 09:03:30

  目前,武漢新冠肺炎患者大多都在接受規範的西醫支持和對症治療。前段約有30%的患者採用了中西結合的治療方法,低於全國的85%水平。

  根據國家衛健委陸續發布的數版《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送檢樣本實時螢光RT-PCR檢測新型冠狀病毒核酸呈陽性一直為確診的主要病原學證據。核酸檢測所用試劑盒的緊缺成為第一道關卡。國家藥品監督局很快開啟了醫療器械應急審批程序。

  截至2月10日,藥監局累計應急審批了7家企業7個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試劑盒產品,所屬企業分別是之江科技、達安基因、聖湘生物、華大基因、捷諾生物、伯傑醫療和輝睿生物,均為第三方生物檢測機構。此外,還有約100家醫藥檢測企業均完成新冠病毒檢驗試劑盒的研發,並提交審批。根據統計,目前新冠肺炎試劑盒的產能已達到77萬人份/天,供給量可基本滿足疫情所需。

  疫情好轉,一照難求而被大幅炒作的口罩防護板塊降溫,板塊指數下跌3.84%,欣龍控股(9.010, -0.60, -6.24%)、奧美醫療(40.080, -0.49, -1.21%)多股跌停,諾邦股份(22.900, -1.55, -6.34%)、新綸科技(6.780, -0.28, -3.97%)、藍帆醫療(15.640, -0.35, -2.19%)等跌幅居前。不僅口罩概念股,其他抗病毒概念也多數大跌。

  醫藥股是上周的市場熱點,在疫情影響下股價極為堅挺,但在本周卻連續兩天殺跌還批量跌停。短期受疫情影響業績提振的醫藥股,需警惕需求回落和估值過高的風險。

  專家指出,短期看,受待確診病例攀升、收治病例增加影響,在疫情發展及爆發期,對醫用診療設備的需求短期內大幅增長;長期來看,醫用診療設備企業通過技術創新,加速產業升級,逐步實現從中低端市場向高端市場進口替代的發展邏輯不變,突發疫情有助於倒逼加速這一進程。

  就醫藥流通行業而言,短期來看,此次疫情給醫藥流通龍頭企業,尤其是湖北省內醫藥流通企業帶來業績增長機會;長期來看,受「兩票制」政策的影響,醫藥流通行業格局已經發生實質性變化,小企業逐漸被淘汰退出,中型企業被收購兼併,全國性的龍頭和區域性龍頭企業迎來新機遇。

熱門推薦

相關資訊

更多

免費報告

更多
醫藥相關研究報告
關於我們 幫助中心 聯繫我們 法律聲明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895號
閩ICP備09008123號-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