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資訊 宏觀經濟 資訊詳情
經濟從休克中慢慢回歸常態 各國經濟復甦步調不一
 經濟 2020-01-01 09:09:53

  我國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206504億元,同比下降6.8%。6月份多個經濟數據即將公布,二季度GDP情況如何成為牽動市場的一大熱點。綜合看,預計全年經濟實際同比增幅為2.3%,二季度轉正,三季度、四季度回到合理區間,分別為6.1%和6.4%。

  經濟從休克中慢慢回歸常態

  5月份的經濟數據中,基建和房地產表現出較強的景氣度,出口衝擊體量也小於預期。從6月份的高頻數據和PMI數據來看,二季度整體經濟動能仍然在進一步提升。但疫情對於部分行業的衝擊影響仍未完全消散,經濟從一季度休克狀態中環比恢復的動能也在慢慢回歸常態。

  二季度以來,經濟持續向合理增長區間靠攏。供給端,復工復產基本達成,PMI已連續4個月位於榮枯線上方,工業增加值持續修復,6月上旬全國全口徑發電量同比增長約9.1%,大超預期,預計6月份工業增加值增速可達6.4%。

  需求端,整體上呈現投資領先消費的特徵,5月份當月的固定資產投資增速0.9%,投資數據由負轉正,地產和基建表現強勢,高技術製造業投資亦大幅改善,引領經濟修復;消費如期穩健修復,預計6月份當月增速可實現由負轉正;二季度最大的亮點來自淨出口,抗疫物資出口加速及中國生產能力填補全球供給缺口的邏輯下,預計二季度貿易順差或超萬億元,對GDP將有較強正向拉動。總體看,二季度GDP增幅有望轉正至3.3%。

經濟從休克中慢慢回歸常態

  各國經濟復甦步調不一

  近期,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等一些機構都在不斷調降2020年全球經濟增速的預測數據。當前世界經濟正處在大蕭條以來最嚴重的經濟衰退期中。

  為了迅速走出蕭條,各國加強財政政策、貨幣政策及金融監管之間的協調。2020年以來,面對經濟下行,以美聯儲為首的各國央行運用了一切能救市的貨幣政策武器。據記者不完全統計,上半年全球各家央行總共降息超過200次,超過2019年全年的降息次數。

  與此同時,曾被視為非常規貨幣政策工具的「資產購買政策」已成為已開發國家和新興市場釋放流動性的最主要武器。以美聯儲為例,其不僅重新啟動了過去危機時期使用過的貨幣市場共同基金流動性工具(MMLF),藉此對銀行進行抵押放貸。在3月下旬,美聯儲還推出一級市場公司信貸工具(PMCCF)、二級市場企業信貸工具(SMCCF)以及商業票據融資工具(CPFF),分別通過直接向公司貸款、購買投資級企業債券ETF和商業票據來為私人企業和商業銀行提供流動性。

  各國政策制定者不斷提供緊急救助措施。2020年以來,全球財政刺激創紀錄,總財政刺激超過2008年金融危機水平。7月1日,根據發布報告了解,下調部分國家的2020年增長預測,但仍預計全球經濟將從2020年下半年開始逐漸復甦。政策支持規模和構成的差異將使得各國復甦進程不一。政策支持的效果不僅僅取決於一攬子支持措施的規模,還取決於所提供支持的類型以及流動性措施的使用情況。對企業支出的直接支持及寬限措施旨在防止其永久關停,而注資和信貸擔保等其他形式的措施為企業部分消除了規劃方面的不確定性,但最終結果取決於各國政府能否在保護公眾健康的同時重啟經濟,而需求的反彈將決定企業和勞動力市場從衝擊中恢復的能力。

  全球疫情緩和速度緩慢,從社區解封到復工復產仍需時日。受結構性因素影響,各國復甦的步伐和力度各異。全球經濟復甦初期將會是緩慢而不均衡的,預計封鎖政策將會陸續放寬,而消費亦會逐步恢復正常。在基本預測情況下,疫苗估計難以於短期內面世,而各地還將會推出額外的財政刺激政策。

  當然,上述情況取決於多項因素:感染率、財政政策、貨幣政策、公共衛生政策(包括封鎖政策的嚴格程度)以及治療方案和疫苗的開發情況。

熱門推薦

Content not fonud



Content not found

内容未找到,麻烦您再找找

經濟相關研究報告
關於我們 幫助中心 聯繫我們 法律聲明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895號
閩ICP備09008123號-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