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資訊 天然原料 資訊詳情
棉價再次回落 短線上行壓力較大
 棉價 2020-01-01 09:44:30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為51.1%,環比升0.2個百分點,連續5個月位於榮枯線以上,表明國內經濟景氣持續恢復,棉價得以提振。

  7月國內3128B級棉花月均價每噸12149元,環比漲1.6%,同比跌14.2%。鄭棉期貨主力合約(CF009)月結算價每噸12005元,環比漲2.5%,同比跌8.3%。

  7月上旬受全球主要國家經濟逐漸恢復和新年度美棉減產預期的支撐,國際棉價反彈上行。中下旬受美國疫情反彈等影響,市場擔憂情緒增加,國際棉價開始回落。

  作為世界第一紡織服裝生產大國和出口大國,中國既是第一棉花生產大國,又是第一棉花進口大國。從1949年全國產量44.4萬噸起步,中國棉花產量於2007年攀上了759.71萬噸的最高峰,其後雖有所減少,2019年產量仍高達588.9萬噸,大大領先於世界其它國家。

  相比之下,在世界第二大棉花生產國印度,印度棉花協會(CAI)最終確認的2018/19作物年棉花產量為3120萬包(約530.4萬噸),對2019/20作物年棉花產量的預估原來是3545萬包(約602.65萬噸),今年4月份減少至3300萬包(約561萬噸)。在可預見的未來,中國棉花產量的世界第一地位至少仍可維持相當一段時間。

  從全球疫情和當前國際政治形勢來看,要保障國內棉花需求和世界棉花市場穩定,我國比前幾年更需要立足於國內供應,而不能過度依賴進口。

  當前,世界十大產棉國依次為中國、印度、美國、巴基斯坦、巴西、烏茲別克斯坦、澳大利亞、土耳其、阿根廷和土庫曼斯坦,除土庫曼斯坦至今未報告疫情數據外,另外八國均遭遇新冠肺炎疫情重大衝擊,對其棉花生產、運輸影響不可忽視。

  預計,國內市場,受全球疫情走向等不確定因素影響,短期國內棉價上行壓力較大。國際市場,全球疫情形勢仍嚴峻,經濟復甦困難重重,國際棉價短期上行阻力較大。

熱門推薦

Content not fonud



Content not found

内容未找到,麻烦您再找找

棉價相關研究報告
關於我們 幫助中心 聯繫我們 法律聲明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895號
閩ICP備09008123號-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