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使得手機晶片行業門檻更高了,5G時代這一格局很大可能會延續。在4G時代,華為和三星在手機晶片領域取得的成功,曾一度帶來業界關於獨立供應和垂直整合兩種模式的探討。進入5G時代,業界也在傳OPPO等手機廠商開發手機晶片。
5G、人工智慧、大數據、雲計算、智能製造等是近些年的熱點詞彙,標誌著經濟產業全面革新的發端。而這些新業態、新模式和新產業需要新型基礎設施的支撐,也成為新技術下培育的新動能。
在中國本土企業軟權力研究中心研究員周錫冰看來,5G超級應用、物聯網、人工智慧、人機科技、工業網際網路、無人物流無人車、新基礎材料七大方面將被列入培育新動能序列。
5G產業、充電樁、大數據中心、物聯網是我們需要關注的重點產業鏈,未來兩年將是中國5G建設的第一個高峰,人工智慧展示出巨大的商業前景產業規模可達千億美元級別,國充電樁建設總量缺口較大將在未來五年迎來快速增長期,全球物聯網連接數也將在未來五年實現跨越式增長。中國5G技術正在逐漸完善和普及,5G技術引發的相關投資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產業規模都在呈幾何級增長。
不僅是在通信領域,5G可以讓多場景實現互聯,其高網速、局限性小、超低的延遲等將會推動遠程醫療、無人駕駛、無人機等產業步入成熟階段。5G推動之下,不同場景下將出現不同的『殺手級』應用,最先可能會在超高清視頻領域出現。
而新基建其他領域的新技術與應用場景的結合,也至關重要,充電樁將有望快速發展加快填充缺口,人工智慧大數據將推動支付、電子政務、健康產業等領域快速升級和發展。
機械工業、製造業將首先受益於新基建。數位化、網絡化、智能化是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關鍵特徵,也是製造業創新發展的潮流趨勢,將給製造業帶來全方位的深刻變革。新基建將推動機械工業總體呈現出新五化的趨勢,全面智能化、製造綠色化、需求個性化、產業集群化、製造服務化。充電樁、超高壓以及城際軌道交通主要服務於城鎮化進程、城市群融合一體化以及新能源汽車應用環境生態的基礎。
而新一代技術也將因全面與機械裝備以及機械裝備製造業深度融合,開拓了新產品、新模式、新市場而獲益。談及「新基建」建設相關規劃,周錫冰建議:「第一,合理地制定未來國家20年-50年的中期長期戰略規劃,把相關產業逐步落實。第二,制定科學的法律法規規範前瞻性技術的倫理和責任。第三,在中國製造2025年的基礎上修訂相關產業政策。第四,合理地引導和制定新技術、新基建產業政策,同時扶持有能力、有研發成果民企為核心,制定相關政策,阻止新技術和新材料研發技術的外流。」
能源經濟學者、國家能源專家諮詢委員會委員林伯強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儲能也是我們當下需要關注的核心問題。新能源相關的基礎設施建設將會帶動多個未來體系發展,光電、電動汽車都會極快普及。十四五是關鍵的轉型期,目前與儲能相關的具體政策措施還需進一步落地,希望相關具體政策能夠在十四五及後續國家和相關部門的規劃中進一步體現。」
十四五規劃是面向未來的規劃,以新技術新動能轉型期的規劃,與傳統意義上的規劃相比,其外部和內部環境都發生變化,新技術更需要與社會生活融合,避免重建設、輕運營。地方政府應避免一哄而上,以城市集群式發展,而不是單打獨鬥。十四五規劃產生的不僅是五年效應,更將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奠定數位化、智能化基礎。下一個五年,是啟動高質量發展引擎、打造新的經濟增長極的重要時期。無論是新技術、新基建都將支撐下一個歷史征程的光輝篇章。
如果說,2G/3G轉網為5G基帶與晶片廠商帶來的是全新的商業機遇,那麼,5G晶片的最主要戰場,依舊是在5G智慧型手機上。Counterpoint在報告中預計,5G網絡在全球的部署速度將常悅4G同期,而快速的部署也為全球智慧型手機市場的復甦提供了保障。2020年以來,5G網絡和設備正加速普及,尤其在中國,白熱化的市場競爭不斷推動5G智慧型手機價格持續下探。截至目前,國內廠商推出的價格最低的5G智慧型手機已經接近跌破兩千元、在千元機檔位之上徘徊。
這樣的價格下探,顯然非常有利於5G智慧型手機市場的爆發,原因非常簡單,因為用戶嘗試5G智慧型手機的成本降低了,也就有更多的用戶願意去購入5G智慧型手機來嘗鮮了。這很好地突破了新技術普及前期,用戶由於高價+疑慮導致產品市場覆蓋緩慢的瓶頸,形成一個較為良性的市場循環。
2024年5G智慧型手機出貨量有望達到11.6億台,五年期複合年增長率為137%,占整體手機出貨量的70%。而這對於高通、聯發科、紫光展銳等5G解決方案提供商來說,顯然是個巨大且富有潛力的市常
以目前的市場來看,全球範圍內,蘋果、三星以及華為,依舊將占據5G智慧型手機市場的前三位;而在中低價格段市場,中興、realme、阿爾卡特等正在通過搭載聯發科、紫光展銳的高性價比5G解決方案不斷地參與到市場競爭當中。
由於存在一定的技術門檻,目前擁有獨立5G解決方案的廠商包括高通、華為、聯發科技、紫光展銳以及三星,但由於三星和華為的SoC主要用於自有產品,因此,多數廠商可以依靠的僅有高通、紫光展銳和聯發科三家獨立供應商。因此,在5G解決方案市場來看,三足鼎立的勢頭已經漸漸形成。
高通擁有從SoC、基帶數據機到收發器、射頻前端(RFFE),再到天線的端到端產品組合,並同時支持6GHz以下和mmWave頻段,無論是平台的功能特性,還是商用機型數量,高通均領先於競爭對手,占據半數以上的5G市場份額。
2020年發力的聯發科也在積極布局5G,不斷壯大其5G天璣系列產品線。目前,聯發科已有天璣1000/1000plus、天璣800/820、天璣720等5G晶片上市。紫光展銳在2019年發布了5G多模基帶晶片V510,今年發布了採用6nm工藝的5G SoC平台虎賁T7520,搭載5G超級上行技術,上行速度的提升多達60%,並將下行的峰值速率提高到3.25Gbps以上。這些特性使虎賁T7520作為主流5G智慧型手機平台極具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