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資訊 紡織原料 資訊詳情
海外訂單回流 紡織行業回暖
 紡織 2020-01-01 10:32:40

  國家統計局公布的10月製造業PMI為51.4%,連續8個月處於擴張區間。部分傳統製造業恢復有所加快,紡織、化學纖維等行業生產指數和新訂單指數較上月均有不同程度上升。

  此外,紡織、化學原料及化學製品等行業的原材料購進價格指數和出廠價格指數升幅最為明顯。

  據了解,9月以來,在海外訂單回流等多重因素推動下,我國紡織行業迎來整體回暖跡象,廣東、浙江等地多家紡織企業均表示排單已至11月中旬。

  做為紡織品主料,近兩月粘膠短纖、氨綸等化纖品均出現大漲。中長期看,粘膠短纖行業供需格局持續改善。在本輪紡服需求爆發驅動下,粘膠短纖行業有望加速進入景氣上行周期。

  作為紡織品的上游原料,紡織行業的復甦回暖是粘膠短纖和氨綸等化纖品價格上漲的主要原因。

  從下游需求角度,近期有大量海外訂單回流國內。海外部分國家疫情9月迎來第二波暴發,以印度為例,在疫情衝擊下,有25%的紡織廠和製衣廠可能將永久性關閉。而近期歐美年底聖誕主要消費季將至,大量訂單有望繼續回流中國。

  從供給角度,化纖行業近兩年正在經歷中小產能出清的過程。以粘膠短纖為例,2018年我國粘膠短纖產能擴張較快導致供需失衡,行業盈利能力弱化,目前3萬噸/年以下裝置基本退出,且2019年行業完成復產增產後暫無擴產計劃。

  機構表示,在供給側不斷利好、需求端復甦的背景下,粘膠短纖、氨綸行業基本面拐點將至。其中,粘膠—棉花價格倒掛,棉花基本面良好,粘膠漲價空間大。

  從歷史上看,棉花與粘膠價格高度正向相關,二者價差整體在±3000元區間波動,具體則由當時的供需情況決定。長周期來看,粘膠—棉花合理價差均值在2000元/噸左右。

  今年以來棉花—粘膠價差長期處於4000元/噸以上,棉花受產區萎縮影響價格有支撐,因此粘膠仍有漲價空間。在氨綸方面,純 MDI 是氨綸重要原材料,由於上游純MDI原料價格提升的支撐,且下游紡織服裝行業存在冷冬及印度訂單轉移的預期,看好氨綸行情行情。

熱門推薦

紡織相關研究報告
關於我們 幫助中心 聯繫我們 法律聲明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895號
閩ICP備09008123號-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