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俄烏事件的影響國際糧食價格創新高,國際油價也是動盪,日元在歷史上號稱是避險貨幣,今天日元創下2022年以來的新低,目前有回到了100日元兌5元人民幣的時代,日元的大幅度貶值讓日元成為了今年僅次於盧布的全球表現最差的主要貨幣。
在俄烏衝突的背景下,全球糧食價格再創歷史新高,國際油價也處於高位震盪。這對大宗商品進口量大的國家日本的經濟存在負面影響,從而也導致了日元大幅貶值 ,目前又回到了100日元可以兌5元人民幣的時代。分析指出,由於日本是一個資源極度匱乏的國家,能源的對外依存度高達88%,糧食自給率僅有37%。「俄烏衝突」爆發後,國際能源價格和糧食價格雙雙大幅上漲,以及日本央行堅持貨幣寬鬆政策,使得今年以來日元一直處於貶值通道,其中僅在三月份相對於美元貶值幅度就達到了7.9%,成為已開發國家貨幣中表現最差的幣種之一。
日元在歷史上號稱是避險貨幣,但是現在日元的表現,遠遠超出市場的想像!4月20日,日元兌美元匯率一度跌至約1美元兌換129日元關口,創下2002年5月以來新低。不僅是兌美元,日元近來兌其他非美貨幣也同樣表現疲軟。其中,在岸人民幣兌日元當天也已突破20大關。日元的大幅貶值,讓其成為今年僅次於盧布的全球表現最差的主要貨幣。
對此,日本首相岸田文雄4月15日認為,日本央行的貨幣政策應以維持日本通脹率於2%為目標,非操縱日元匯價。岸田文雄表示,近期於日本出現的通脹問題,是由於國際油價及一眾原料價格上升所致,與弱日圓無關。此話一出,市場便意識到日本政府或央行是不會改變貨幣政策以支持日元。相反,日本政府或央行更可能趁今次環球爆發的通脹潮以把日本長期的通縮問題解決。
4月19日,日本財務大臣鈴木俊一在議會表示,目前日元貶值對經濟的損害大於其帶來的好處,這是對日元兌美元近期暴跌的最明確警告。「穩定很重要,貨幣急劇波動是不可取的。」鈴木表示,「日元疲軟有其優點,但在當前全球原油和原材料成本飆升的情況下,劣勢更大。而日元疲軟推高了進口價格,損害了無法轉嫁成本的消費者和企業。」這也是日本當局對日元持續下跌感到不安釋放出來的最明確信號。但是,具體到日本央行應如何應對,包括干預市場是否是一種選擇,鈴木俊一拒絕評論。
興業研究指出,本輪美元兌日元的頂部還未探明,美元兌日元上方阻力位為130、135。然而需警惕日本央行貨幣政策邊際收緊的可能性,倘若日本央行擴大10年期長債的收益率波動區間,則可能引發日元波段性升值。從美元和美債的視角,市場對於美聯儲單次50bp加息的預期還有進一步定價的空間。在激進加息和縮表並行之下,美債收益率的上行可能未盡,並推動美元兌日元繼續探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