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藥市幾多寒
2008年,藥材市場走進了冬天。這一年,金融危機席捲全球,貨幣從緊吹寒市場;這一年,藥材市場低迷難耐,藥市行情普遍下跌;這一年,藥商大都賠多賺少;這一年,市場指數一瀉千里,由年初高峰時的2900多點下跌為2500多點。冷風陣陣吹,市場漸漸寒。「降」字成為2008年藥市的主流。現一一點評如下:
大勢趨降受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中國經濟也和世界各國一樣經歷了最困難的一年。出口受阻,需求減少,大批企業虧損倒閉,股市、樓市、鋼鐵、石油、糧食、豬肉、礦產、廢品等無一倖免。藥材市場也難獨善其身,順勢而降。據有關資料顯示:今年藥材降價的品種高達80%以上。
從天而降主要是指那些天價品種:冬蟲夏草由高峰時的16萬元(千克價,下同)降為現在的6萬元,遼五味由高峰時的150元降為現在的25元,白朮由高峰時的45元降為現在的10元,益智仁由高峰時的25元降為現在的15.6元,當歸由高峰時的80元降為現在的不足10元,等等。這些品種降幅之大,令人心驚膽戰,可謂是從天堂一下跌進了地獄。主要原因是這些藥材由於前幾年漲價過高,生產迅速發展,大勢趨降在所難免。
漲而復降主要指那些受某種因素影響行情上漲一段時間後又下降的藥材品種。如紅花產新後受減產影響,價格由40元升為75元,之後受需求不旺、銷售不暢的影響,行情又下跌為55元。類似的還有枳殼、花粉、槐米、三七等。
臨新而降這是今年藥市的一大特點,即大多藥材只要將近產新或進入產新,行情就會下跌。如:白芷、山萸肉、五味子、玄參、菊花、浙貝等。
不該降的也降主要是那些生產萎縮,庫存有量的藥材品種。如白芍、丹皮、太子參、人參、三七等品種。這些品種雖然生產調減,但仍有一定庫存量,若沒有金融危機和貨幣從緊政策的影響,也許就不會下降,但大勢所趨,也不得不降,只是相對於別的品種降幅較小罷了。這些品種在經過一段時間的庫存消耗後也許就會蓄勢待發,應引起我們的密切關注。
閃亮幾顆星儘管2008年的藥市大勢趨降,但在寒冷的冬夜裡,仍有幾顆星依然閃爍。它們是:赤芍、蒼朮、鳳仙花、黃柏、鳳仙、透骨草等,桔梗、牛膝、紫菀、山藥、急性子等也依然堅挺。這些品種也許就是明年藥市行情上漲的領頭羊,將帶領大家走過寒冬,走向春天。
總之,2008年是藥市的一個寒冷的冬天。市場低迷、大勢趨降、人氣低沉主宰著整個藥市。這讓人沉淪,讓人窒息,讓人顫抖,也讓人期盼。但過去的畢竟過去了,我們要做的是迎接未來。
2009年藥市回暖有望
新的一年,新的景象,將為我們帶來新的憧憬,新的希望。
金融危機有望消除由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全球金融危機給世界經濟造成重大損失,但也激發了世界各國團結一致,共同應對的步伐。我們欣喜地看到,各國在應對金融危機方面大都採取了各種措施。如美國的7000億美元經濟刺激計劃,歐盟的8000億經濟刺激方案,我國的4萬億擴大內需計劃等等。相信在全球各國的共同努力下,金融危機這一惡魔最終將被人類征服,世界經濟將會全面復甦。伴隨著全球經濟的復甦,藥材市場也將回暖。
宏觀調控發生逆轉我國政府及時調整了宏觀調控政策,由「穩健的財政政策,從緊的貨幣政策」調整為「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出台了4萬億經濟刺激措施和大幅度數次降息刺激經濟發展。這一系列措施的實施將會阻止中國經濟的快速下滑,並有可能在2009年下半年實現經濟復甦。在大環境趨好的背景下,藥材市場也將有所好轉。
醫療改革重大突破2008年10月14日,《關於深化醫療衛生體制改革意見徵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新的醫療衛生制度改革即將全面啟動。新醫療衛生制度的實施將增加更多的投入,讓更多的人群享受醫保的溫暖,被壓抑的醫療需求將得以釋放。這將有利於醫藥市場的繁榮。中西醫並舉的政策,也將激活中藥市場。
藥材生產大幅調減受市場低迷、行情大幅下跌的影響,2007年的藥材種植戶大多無利可圖,而同時國家又大幅提高了糧食的收購價,這使不少藥農棄藥材改種糧食。藥材生產的調減將有利於改善藥材市場供過於求的矛盾,從而有利於藥材市場的復甦。
生產企業走出困境在國家宏觀政策的驅動和重點扶持中小企業的政策支持下,2009年相關中藥企業的生產經營狀況有望得到改善,並帶動藥材市場走向春天。
總之,2009年的藥市相對於2008年的藥市來講,機遇大於風險,但我們也應看到目前的藥市形勢的嚴峻性。市場的改善是要有時間作保證的,不可能一下子就有所改觀,這就要求經營者要有充分的思想準備,熬過那黎明前的黑暗期。
從這兩篇分析文章中我們可以看到,藥材市場在2008年進入了最寒冷的冬天,但我們也應該看到藥市的基本面正在改變,宏觀經濟的暖風已經吹起,價格風險降至較低,供求關係正在演變。這一切都向藥市人發出吶喊:冬天已臨,春天不會太遠!其實,市場就是這樣,有高峰就有低谷,有低谷也就有高峰。就像大自然一樣,有河流就有山川,有日月交換,有四季輪迴。我們大可不必為眼前的黑暗而哀嘆,為暫時的寒冷而顫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