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投資諮詢網訊 由中國紡織工業協會統計中心提供的數據顯示,2008年11月份我國進口原棉7.61萬噸,較上個月明顯下滑,下降幅度接近21%,較去年同期減少25%;平均進口價格1641美元/噸,較10月下降5.2%,比去年同期上漲8.8%。2008年1-11月進口棉花累計達194.20萬噸,同比下降9.11%;平均進口價格1664美元/噸,同比上漲19%。
從進口棉花的國別來看,與上月相比變化不大,美國仍是主要來源國,共進口的美國棉花達5.83萬噸。雖然本月從美國進口的棉花量占中國棉花進口總量的76.5%,但較10月份大幅縮水,減少23%,但比2007年11月增加28%。另外排在前15位的國家除美國外,還依次包括澳大利亞、巴西、、墨西哥、尚比亞、巴基斯坦、坦尚尼亞、土耳其、查德、印度、敘利亞、辛巴威、烏茲別克斯坦、貝寧和埃及。
從進口價格來看,來自埃及的棉花最貴,平均為2976美元/噸,其次是葉門和敘利亞,分別為2156美元/噸和1894美元/噸,來自巴基斯坦的棉花最便宜,為1213美元/噸,其次是印度尼西亞,為1375美元/噸,其餘國家均在1500-1700美元/噸之間。
從配額使用情況來看,當月以關稅配額外暫定滑准稅進口為主,占總進口量的66.8%,1%關稅配額內進口占30.8%,配額外進口占2.4%。
按照進口棉花的地區來看,2008年11月我國進口棉花的地區主要集中在山東、江蘇和浙江。山東作為我國傳統的棉紡大省進口的棉花最多,11月份山東省進口棉花達2.42萬噸,1-11月累計進口棉花共78.95萬噸,較去年同期增加4.57%。江蘇省11月進口的棉花為1.49萬噸,1-11月累計進口棉花分別為30.62萬噸,較去年同期減少20.78%,下降明顯。浙江省11月進口棉花為1.09萬噸,1-11月累計進口達14.14萬噸,較去年同期增加24.16%。
11月國際棉價大幅下跌,當月,紐約期貨12月合約月均價42.78美分/磅,較上月下跌7.79美分/磅,跌幅15.4%。亞洲主要港口到岸價59.87美分/磅,較上月下跌7.57美分/磅,跌幅11.2%。按1%關稅計算,折人民幣進口成本價10686元/噸,低於國內市場(月均價11117元/噸)431元/噸,價差較上月擴大25元/噸;按滑准稅計算,折人民幣進口成本價12536元/噸,高於國內市場1420元/噸,價差較上月擴大700元/噸。但是,隨著金融危機不斷蔓延,歐美經濟出現不同程度下滑,國際市場需求持續低迷,我國紡織業面臨嚴峻的挑戰,不少企業面臨倒閉風險,直接導致了市場對棉花進口需求量的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