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IC也叫做集成電路,主要應用在工業控制、汽車電子、計算機、網絡通信等領域,目前計算機和網絡通信是使用ic最多的行業。
ic是一種很小的電子設備或元件。利用特定的技術,將電晶體、電阻、電容、電感器等器件和布線連接起來,製成一塊或數塊半導體晶圓或介質襯底,再將其封裝於管殼中,形成所要求的電路功能;該系統實現了各部件的結構一體化,實現了微型化、低功耗、智能化和高可靠性的目標。
近年來,隨著工業設備、通信網絡、消費電子等終端應用市場的不斷發展,全球ic市場的需求量穩步提升。根據數據,全球ic市場規模呈周期性增長趨勢,市場規模從2015年的3,351.68億美元增長至2022年的4390.00億美元,預計2023年將持續保持穩定增長,市場規模將達4,694.03億美元,2015年至2022年間年均複合增長率將達到5.77%。
我國高度重視ic行業的發展,多年來出台多項政策支持我國ic的發展。2020年11月份,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正式將ic寫進中國「十四五」規劃,旨在健全我國社會主義條件下新型舉國體制,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突破我國在ic領域的關鍵技術難關。
在一系列政策扶持下,近年來,我國的IC行業銷售額呈逐年上升的趨勢,到了2022年,其銷售額達到了10458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了18.2%。
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的IC進口量為3247億台,較2021年同期增加436億台,同比增加11.8%;與2021年同期相比,進口總額達到1132984.6萬美元,同比增加5%。
目前,我國大陸本土IC企業排名前十的分別為長電科技、通富微電、華天科技、沛頓科技、華潤封裝、寧波甬矽、蘇州晶方、頎中科技、紫光宏茂、新匯成。
業內人士指出,隨著消費電子產業的快速發展,消費者對產品性能的要求也日益提高,而低功耗的需求也日益增加,因此,低功耗的電源設計已成為制約電子產品設計的一個重要因素,低功耗、高性能的ic將會得到廣泛的應用。
展望未來,ic已經成為許多行業重要的元器件之一,它的發展關乎到我國的經濟,國家近幾年都陸續投入巨額資金支持ic行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