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我國是全球最大的棕剛玉生產國,近些年來棕剛玉砂的產量也保持增長的態勢發展,但是產量有著小幅度的波動。在相關政策的支持下棕剛玉砂市場行業也更加規範。
棕剛玉砂,俗名又稱金剛砂,是用礬土、碳素材料、鐵屑三種原料在電弧爐中經過融化還原而製得的棕褐色人造剛玉,用它製成的磨具。棕剛玉稱作工業的牙齒:主要用在耐火材料,砂輪,噴砂。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棕剛玉生產國之一。2014-2021年中國棕剛玉產量呈小幅度波動態勢,2021年中國棕剛玉產量約105萬噸,較2020年減少45萬噸。在進出口方面,中國棕剛玉的產量受到出口需求影響。2021年中國棕剛玉出口量達56.37萬噸,進口量0.03萬噸;截止2022年1-8月出口量為32.79萬噸,進口量0.017萬噸。
鋼被稱為工業的骨骼,作為經濟大國,中國的鋼鐵產量已經成為世界第一。隨著中國鋼鐵冶煉技術的發展,棕剛玉在耐火材料方面的用量會不斷增長。2020年中國棕剛玉需求量約為111.44萬噸,較2020年增漲2.93%。2021年,疫情致鋼鐵開工率走低,國內棕剛玉行業需求下降明顯,約為48.66萬噸。棕剛玉砂市場分析預計隨著下游市場不斷回暖,行業需求有望回升。
國家相關部門在淘汰落後產能、提升行業進入門檻等方面進行政策引導和規範要求,推動行業集中度上行。《工業和信息化部關於促進耐火材料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的若干意見》中,明確提出要逐步提高行業准入門檻,加快淘汰能效低、污染重、隱患多的落後產能,並及時制修訂耐火材料行業准入條件,規範行業准入。
就我國國棕剛玉產量主要省市分布情況而言,棕剛玉砂行業市場分析相關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棕剛玉產量主要分布在河南、貴州、陝西、重慶和廣西等,其中河南和貴州整體占比較高,分別為44萬噸和35萬噸,主要原因是上游鋁礬土河南和貴州儲量相對豐富,可節省大量運輸成本。
總體看來棕剛玉砂產量主要分布在河南和貴州等地區為主,疫情的影響下對於棕剛玉砂也有一定的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