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人臉識別軟體獲得資本市場高度重視,2023年人臉識別軟體在眾多領域遍地開花已是大勢所趨。當前,人臉由於其易採集的特性,受到很多行業客戶的關注,特別是公安、海關、商場等。隨著人工智慧的發展以及國家經濟發展、安全防衛的需要,我國人臉識別軟體市場不斷擴大,技術水平不斷提升,在算法方面已取得世界領先地位。
人臉識別軟體,是基於人的臉部特徵信息進行身份識別的一種生物識別技術。用攝像機或攝像頭採集含有人臉的圖像或視頻流,並自動在圖像中檢測和跟蹤人臉,進而對檢測到的人臉進行臉部識別的一系列相關技術,通常也叫做人像識別、面部識別。
人臉識別軟體技術得到了突飛猛進的發展,並被認為是人工智慧領域中最先落地,以及最有商業前景的方向之一。國家層面出於安全方面的考慮,在政策上大力支持人臉識別的發展。天網工程、雪亮工程、平安城市等一系列項目的上馬,使得人臉識別軟體市場迅速升溫。在政府政策的引導下,市場上出現了人臉識別軟體產品的大爆發。
2010-2020年,全球人臉識別軟體市場滲透率快速攀升,產業正進入增長快車道,重要因素是安防監控、公共安全、零售與電子商務、金融服務的推動,2020年全球人臉識別軟體市場規模已突破38億美元,2022-2027年中國人臉識別行業專項調研及投資前景調查研究分析報告指出2021年全球人臉識別軟體市場規模將達到45億美元;2025年全球人臉識別軟體市場規模將達到85億美元。
自AI被提升到國家戰略高度,作為人工智慧重點細分領域,人臉識別軟體迎來了發展的窗口期。而人臉識別軟體政策紅利的持續釋放,其應用場景已經從公共安防領域向商業領域拓展,廣泛應用到了面部解鎖、身份認證、面部支付、門禁、通行、安防等領域。
人臉識別技術在網際網路領域得到了廣泛應用。商湯科技通過深度學習算法,在新浪微博「面孔專輯」功能實現人臉檢測並且分類;曠視為美圖旗下的美圖秀秀App、美顏相機、美顏手機等一系列軟硬體產品提供了人臉識別技術支持。其中美圖秀秀和美顏相機App通過曠視(Face++)的人臉檢測和關鍵點檢測技術,可以在圖像中精準定位人臉和五官位置,從而進行人像美白、五官美化等處理,快速完成精準修容。
人臉識別行業技術也被應用在新零售領域,推動著無人零售的發展與實現。2017年9月KFC與螞蟻金服合作在其第一家升級店K PRO採用人臉識別系統等技術,消費者微笑就可通過人臉識別系統完成支付。店內沒有設臵點餐檯和收銀員,消費者到店點餐不僅可以通過設臵在門口的自助點餐機點餐,也能通過手機掃描餐桌上的二維碼自助點餐、支付。在未來,人臉識別技術還可用於客流統計、消費者心理和行為分析。通過客流統計數據,分析不同區域、通道的客流和顧客滯留時間,與銷售業績報表結合,可以分析顧客購買行為,顧客性別年齡組成。
人臉檢測和分類技術早已經被運用到智慧型手機應用中,例如OPPO、小米等手機中,應用了商湯的人臉聚類功能,雲端存儲照片將被自動分類,避免了手動分類 照片的繁瑣操作,優化了用戶體驗。
2017年蘋果、小米、Vivo等智慧型手機廠商不約而同地在新上線的新機型中搭配人 臉解鎖功能。除了可以應用到解鎖功能,蘋果FaceID人臉識別還可以取代以往TouchID指紋識別的功能,包括身份驗證、支付等。在安全性方面,根據蘋果官方消息,被相同指紋破解Touch ID的機率是五萬分之一,而遭遇相同的面部能破解Face ID的機率則是一百萬分之一,安全性提升20倍。眾多手機廠商在人臉識別的布局,有望引爆人臉識別消費級領域的爆發。
人臉識別軟體在各領域應用持續拓展,2023年我國人臉識別軟體技術在多個領域落地。總而言之,除了政府、安防、公安、金融之外,網際網路 、消費電子、汽車電子、 零售、醫療、教育等諸多領域都 在逐步引入人臉識別,人臉識別正在逐步滲透進消費級領域方方面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