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醫用防護手套按種類可以分為丁晴手套、乳膠手套等。馬來西亞、泰國、中國、印度等國家主要生產丁晴手套、乳膠手套。目前醫用防護手套在醫療行業中消耗最大。
醫用防護手套屬醫用高分子材料及製品,現有的檢查手套一般是由聚乙烯(PE)製成,PE是乙烯經聚合製得的一種熱塑性樹脂。
醫用防護手套是用以保護手部不受傷害的用具。在醫療方面主要是用於醫療檢查隔離防護之用。主要有醫用防護手套、醫用檢查手套、無菌醫用手套、醫用X射線防護手套等。
美、日本等已開發國家為醫用防護手套主要消費國家,2022年醫用防護手套人均用量為33支,荷蘭為276支,美國為250支,日本108支,而中國和印度人均用量只有6支、10支,低於全球平均水平,遠低於歐美日,未來提升空間巨大。未來市場增長動力主要來自兩方面,歐美已開發國家手套消費量持續穩定增長,以及發展中國家醫用防護手套使用量市場潛力大。
目前,包括醫生、護士和輔助醫療人員在內的醫護人員越來越多地使用外科手套和醫用防護手套,以降低冠狀病毒的感染風險。在許多職業健康安全和家庭應用中,化學安全手套通常保護雙手免受油膩物質的傷害。耐水性、改進的抓地力和抗衝擊性是可能推動整體產品需求的關鍵特性。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進步,以及新冠肺炎特殊事件的刺激,人們的消費觀念和消費習慣也在不斷變化,我國醫用防護手套市場保持穩定增長。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2022年我國衛生技術人員達1010萬人,按照國外醫療行業60%以上的人員消耗防護手套的比例估算,每人每天消耗6支手套,2022年需求量達到132.71億隻。在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的衝擊下,使得醫護人員及民眾對醫用防護手套需求暴增,預計2023年需求達165.44億隻。
2022年12月31日,商務部印發《商場、超市疫情防控技術指南》、《農貿(集貿)市場疫情防控技術指南》、《餐飲服務單位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技術指南》等,對儲備或使用醫用防護手套做出了規範。這些政策的推動,使得合理佩戴醫用防護手套深入民心,並進一步成為一種良好的工作、生活習慣,加快了行業的發展進程。
綜合來看,如今新冠肺炎還在影響我們的生活,對於外出的時候,現在大家都會帶醫用防護手套,防止接觸到病毒,從而得新冠肺炎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