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三元正極材料有性能好、容量高、循環性能好、安全性好等優點。三元正極材料主要應用在電池、汽車、電子等行業。
三元正極材料目前作為動力電池的主要正極材料被使用。其中三種元素都有不同的作用,鎳提高材料容量;鈷穩定層狀結構;錳(鋁):降低材料成本,提高安全性。因此,對比其他鈷酸鋰(LCO)、錳酸鋰(LMO)、磷酸鐵鋰(LFP)等正極材料電池,三元正極材料電池有著能量密度普遍高於普通正極材料、放電容量大、循環性能好、結構較穩定等優勢。
三元正極材料的製備方法有溶膠-凝膠法、噴霧乾燥法、共沉澱法等,目前主流技術路線是通過共沉澱-高溫固相法來製備正極材料,即首先通過共沉澱法製得前驅體,然後混鋰燒結,最終製得相應的正極材料,合成所得的材料通常為若干亞微米級的一次粒子組成的微米級球形二次顆粒。
2022年全球三元正極材料出貨量約為71.8萬噸,同比增長71%。隨著全球新能源汽車市場滲透率的不斷提升,加上小動力、3C市場需求,將帶動三元正極材料出貨量不斷提升。
受益於電動車的需求拉動,三元正極材料出貨量持續上升。2022年我國三元正極材料產量達39.81萬噸,同比增長89.6%。數據顯示,2018至2022年,我國三元正極材料出貨量從10.6萬噸快速增長至42.2萬噸,期間年複合增長率為41.25%。
目前,我國三元正極材料企業的第一梯隊為當升科技和容百科技,2022年產能超過4萬噸;第二梯隊企業有廈門鎢業、杉杉股份、長遠鋰科、格林美、天津巴莫,2022年產能在1.5-4萬噸之間。
從競爭格局來看,國內正極材料行業較為分散,2022年三元正極CR2僅為20%左右,CR3僅為30-35%,CR5約為50%,未來行業集中度有進一步增加的空間。
近日,我國政策層面鼓勵新材料的研發與創新,指引三元正極材料行業的技術發展方向為高鎳、單晶,要求提高金屬資源的回收率及綜合利用效率。
綜合來看,在我國一系列政策的支持下,預計三元正極材料行業將快速發展,三元正極材料技術也將越來越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