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資訊 其他行業 資訊詳情
2023年團餐行業現狀分析:團餐市場規模達1.98萬億元
 團餐 2023-10-30 11:30:59

  中國報告大廳網訊,團餐是指以團體或是群體提供的集中用餐服務,近年來受到消費者的喜愛,國內團餐市場規模逐漸擴大。學生食堂、單位食堂等成為團餐的主要消費市場。品牌影響力低成為團餐市場痛點。

團餐行業現狀分析

  團餐行業發展現狀

  受疫情影響,我國餐飲行業受到嚴重衝擊,餐飲行業市場規模出現下滑。團餐行業現狀分析數據顯示2017-2022年團餐行業市場規模呈穩步增長態勢,2022年中國團餐市場規模達1.98萬億元,較2021年增加了0.22萬億元,同比增長11.9%,充分彰顯了團餐市場發展的韌性。隨著團餐市場規模的擴大,中國團餐市場規模占餐飲行業市場規模的比例越來越重。2022年中國團餐市場規模占餐飲行業市場規模的比例為45.1%,較2021年提升了7個百分點。

  目前在國內團餐行業,已經有部分頭部企業開始打造連鎖化品牌,主要企業有千喜鶴、禧雲、美餐、德保膳食、健力源、望家歡、新又好、麥金地等。近年來,資本也開始湧入團餐市場,目前團餐行業投融資主要集中在A輪、戰略投資等早期階段。

  團餐銷售渠道的穩定性、規模化,無疑使之成為當下各類預製菜企業重點瞄準、試圖全面占領的新增量市場。團餐行業的火熱持續拉升了市場對預製菜的需求。團餐目前發展的主要困境之一就是標準化不足,出品的口味參差不齊,食材的搭配混亂,營養和健康也難以保障,預製菜可以通過經驗豐富的星級廚師通過工業化手法對出品進行專業的研發,通過現代化生產技術和保鮮技術,讓現場的製作節省了大量的步驟,也確保了出品的穩定,味道佳。

  團餐行業痛點

  隨著市場競爭的進一步激烈化,國內團餐企業大都缺乏技術核心競爭優勢,產品同質化現象嚴重,品牌知名度低,在買賣市場並不占據優勢地位。只能通過讓價換取市場這一方法,而這造成行業內無休止的價格戰爭,行業利潤被不斷攤薄,損害行業整體的利益。同時對行業的長遠發展也帶來極大危害,不利於團餐行業的長遠、科學、可持續發展。甚至越來越多的買方企業採取引用兩個膳食供應商的方式,利用供應商之間的競爭來保證餐的品質,降低價格。

  團餐行業現狀分析提到已開發國家團餐業態品牌集中已達60%,中國團餐業態品牌集中在20%以下,數字背後是品牌發育與品牌集中問題。品牌本身實際上就是一種無形的資產,其潛在價值需要不斷地去開發尋找。品牌可以幫助團餐企業利在投入階段降低成本,例如低價採購等;還可以在團餐企業銷售階段利用品牌提高單價從而提升銷量。這種潛在的品牌效應是企業經營過程中最好資源。餐飲行業中品牌影響力對顧客來說有更強的吸引力。例如人們一看到這些大品牌的產品根本就不會去考慮食物的質量,而是去考慮自己的需求是什麼,有哪種口味適合自己。

  團餐行業歷史

  初期階段(20世紀50年代-70年代):在新中國成立初期,由於經濟條件有限,團餐行業規模相對較小。這一時期,主要以企事業單位、學校、軍隊等集體單位為主要消費群體,食堂式集中用餐是主要形式。

  市場化發展階段(80年代-90年代):隨著市場經濟改革的推進,團餐行業逐漸進入市場化階段。在這一時期,團餐行業面向更廣泛的消費群體開放,出現了一些專業的團餐公司和餐飲連鎖品牌,同時外賣和訂餐服務也開始興起。

  規模擴大階段(2000年至今):進入21世紀以來,團餐行業迅速擴大規模。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人口增長和生活方式的變化,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外出就餐或訂購團餐服務。團餐行業逐漸融入人們日常生活,並且在企事業單位、學校、醫院、高速服務區等場所得到廣泛應用。

  健康與安全意識提升階段:團餐行業現狀分析指出近年來,人們對健康和安全的關注度提升,團餐行業也面臨著更高的要求。政府加強了對團餐行業的監管,出台了一系列食品安全法規和標準。同時,越來越多的團餐企業注重食品質量、衛生標準和營養平衡,提供健康、安全的餐飲服務。

  科技創新和智能化發展階段: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團餐行業也積極探索科技與餐飲的結合。訂餐App、智能點餐系統、無人貨架等技術創新不斷湧現,提升了消費者的用餐體驗和便利性。同時,人工智慧技術也開始應用於團餐行業,例如智能廚房設備、菜品研發等方面。

  總的來說,團餐行業經歷了從規模小到逐步擴大、從食堂式到市場化、從傳統餐飲到智能化的發展歷程。在未來,隨著人們對健康、安全和便利的需求不斷提升,團餐行業將繼續發展,推動行業的創新和進步。

熱門推薦

相關資訊

更多

免費報告

更多
團餐相關研究報告
關於我們 幫助中心 聯繫我們 法律聲明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895號
閩ICP備09008123號-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