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近年來,我國智能機器人產業發展迅猛,企業數量和市場規模均呈現快速增長態勢。根據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布的數據,截至2024年12月底,全國共有45.17萬家智能機器人產業企業,註冊資本共計64445.57億元。與2020年底相比,企業數量增長了206.73%,與2023年底相比增長了19.39%,展現出穩健上揚的發展態勢。
《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機器人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2024年,機器人產業鏈上市公司整體業績預期向好。截至2月10日收盤,共有57家A股機器人產業鏈上市公司披露了2024年度業績預告。其中,29家公司業績預喜,57家公司預告淨利潤總額超過百億元。
在終端市場方面,傳統消費電子和工控龍頭企業如歌爾股份、長盈精密、大族雷射等表現突出,成為增長的主要驅動力。這些企業受益於AI浪潮的推動,消費電子終端市場復甦明顯,新能源市場的向好也對其業績有所幫助。
部分傳統機器人企業跨界布局人形機器人賽道,並取得了顯著成績。例如,長盈精密在人形機器人領域的布局主要集中在精密零組件產品上,如靈巧手關節齒輪、軸承、指尖傳感等。2024年,長盈精密成立了全資子公司深圳市長盈機器人有限公司,專注於智能機器人尤其是人形機器人的精密零組件研發與銷售,並已進入全球兩大頭部人形機器人核心零部件的供應鏈。
截至2024年底,我國智能機器人產業企業數量突破45萬家,註冊資本總額高達64445.57億元,企業數量較2020年底增長206.73%,較2023年底增長19.39%。從行業分布來看,智能機器人產業企業主要集中在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信息傳輸、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以及批發和零售業,這三個行業企業數量占全部企業的近八成。從地域分布來看,東部地區憑藉其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雄厚的科研實力以及完善的產業鏈配套,吸引了超2/3的智能機器人產業企業在此集聚,企業數量占比高達66.06%,形成了智能機器人產業的「黃金地帶」。
展望2025年,我國人形機器人產業鏈有望從主題投資進入盈利兌現階段。機器人行業現狀分析指出,得益於中國製造業的成本控制優勢以及國內多元化應用場景下商業化閉環的實現,國內機器人整機廠商有望在國際上展現出更強的競爭力。隨著機器人逐漸步入量產階段,全產業鏈的蓬勃發展也將進一步推動行業的整體進步。
2024年,我國智能機器人產業發展態勢良好,企業數量和市場規模持續增長,產業鏈上市公司業績向好。終端市場的復甦以及人形機器人領域的突破為行業發展注入了新的動力。展望2025年,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市場的進一步拓展,智能機器人產業有望繼續保持快速增長,為我國製造業的升級和經濟的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