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資訊 宏觀經濟 資訊詳情
2025年低空經濟市場分析:低空經濟複合年增長率預計將達到11.51%
 低空經濟 2025-02-14 14:08:32

  中國報告大廳網訊,低空經濟依賴於新興技術的發展,如飛行器技術、空域管理技術、通信和數據處理技術等。低空經濟是一個技術導向性市場,技術的突破給未來市場發展帶來新的空間。以下是2025年低空經濟市場分析

低空經濟市場分析

  低空經濟市場占有率

  據《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低空經濟無人機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2023年全球低空經濟核心產業市場規模已達2.08萬億元,2024-2029年期間的複合年增長率(CAGR)預計將達到11.51%。從地區分布來看,北美地區在2023年占據全球低空經濟市場的主導地位,市場份額超過40%。亞太地區緊隨其後,占比為32%,其中中國在無人機應用和智慧城市建設方面的積極推動,為該地區低空經濟發展注入了強大動力,市場潛力巨大。歐洲市場占比18%,拉美和中東及非洲地區分別占5%和3%。

  2023年中國低空經濟規模為5059.5億元,增速為33.8%。根據預測,到2025年,我國低空經濟的市場規模將達到1.5萬億元,到2035年更有望達到3.5萬億元。低空經濟市場分析指出截至2024年9月,中國低空經濟相關企業數量超5萬家,其中上市企業118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211家、高新技術企業3991家。

  低空經濟市場分析顯示截至2023年底,全國已建成並登記通用機場449個、飛行服務站32個,已有超440條無人機航線;在網絡支撐層面,已有330餘個城市啟動5G-A網絡部署,將打造形成一張全球最大規模的低空通信網。全國低空經濟產業基金總規模已超千億元,未來五年的低空經濟市場規模複合增速更是將達到16.03%,顯示出這一市場的廣闊前景。

  低空經濟市場技術環境

  技術創新與產業升級是推動中國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在無人機、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eVTOL)等領域,中國企業正不斷突破技術瓶頸,提升產品性能和安全性。同時,隨著5G、人工智慧、大數據等技術的融合應用,低空經濟產業將實現智能化、網絡化升級,提高運營效率和服務質量。

  低空經濟中的飛行器和地面設施之間的信息交互日益增多。物聯網技術可以實現飛行器的實時狀態監控,傳感器數據採集與上傳,為飛行器的運營管理提供數據支持。通過物聯網技術,飛行器能夠實現與其他設備的實時信息共享,優化飛行任務的調度和管理。低空經濟中的飛行器會生成大量的數據,這些數據需要進行高效處理。大數據技術通過對飛行器的運行狀態、環境數據、飛行路徑等信息進行分析,能夠提供決策支持,幫助管理人員優化飛行器的調度和使用效率。人工智慧技術的引入使得飛行器具備了更高的自主性,可以實現智能規劃、自動避障、飛行控制等功能。

  低空空域的使用不僅僅涉及民用飛行器,還包括軍事、航空器以及其他相關設施的飛行需求。為了保證空域的安全使用,空域調度系統必須具備靈活性和高效性。通過空域調度系統,可以動態分配飛行器的飛行路線、飛行高度,避免飛行器之間的相互干擾。這項技術對於無人機和空中計程車的安全運行至關重要。隨著飛行器數量的增加,飛行器在飛行過程中可能遇到建築物、電力線、樹木等障礙物,飛行器的避障技術變得尤為重要。通過雷射雷達(LiDAR)、超聲波、紅外傳感器等技術,飛行器能夠實時感知周圍環境,確保飛行安全。

  總體看來,低空經濟市場的技術環境由飛行器技術、空域管理、通信與數據處理技術等多個方面的技術支撐構成。隨著技術不斷進步、市場需求不斷增長以及政策法規的逐步完善,低空經濟有望成為未來新的經濟增長點,帶動一系列相關產業的發展。

熱門推薦

關於我們 幫助中心 聯繫我們 法律聲明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895號
閩ICP備09008123號-21